中醫常識

看舌苔顏色判斷身體健康

顏色黃白黑都是病態舌

為什麼中醫問診喜歡看舌頭, 因為它的變化非常大, 所以能夠及時反映此刻人體狀況和疾病發展情況。 舌頭表皮細胞每幾天就會自動更新, 因“時效性”強而受到中醫專家的青睞。 千萬不能小看三寸舌頭, 細分開來, 無論顏色、形狀, 還是質地、舌苔稍有異常都能說明不少問題。

健康的舌頭應該呈現出粉紅或淡紅色, 形狀是長橢圓形, 胖瘦適中, 舌苔薄白, 光澤潤滑, 而且伸縮自如, 無論伸直還是彎曲, 都應該柔韌有力。 而病態的舌苔色主要有白苔、黃苔、灰黑苔, 有時也可發生綠苔(多由白苔轉化而來,

常見於瘟疫、濕溫, 為濕熱鬱熏之征)或是黴醬苔(紅中發黑、又兼黃色的舌苔, 常見於夾食中暑或內熱久鬱, 主濕熱病日久者)。

專家建議可對著鏡子張口吐舌觀察以簡單“自檢”:

舌頭呈現黃色且又滑又潤, 此為陽虛表現, 而且多半與體內感染病毒有關, 像風熱型感冒、肺炎、肺心症、尿路感染等;

舌苔薄白又要分兩種情況:如過於潤滑, 多見於表寒證, 如苔薄白而乾燥, 則為表熱證或感受燥邪;灰色乾燥的舌苔, 則意味著體內有熱病或陰虛火旺;黑苔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成, 表明了病情極其嚴重。 苔黑而乾燥, 為熱盛津虧。 舌尖苔黑而乾燥, 為心火盛。 苔黑而潤滑, 為陽虛陰寒極盛。 此外, 不少腫瘤患者, 在患癌晚期,

都會出現黑色舌苔。

特別值得提醒的是, 像新生兒的舌質紅色無苔和嬰兒期的乳白色苔都屬於正常現象, 父母們不要將成人舌苔標準對號入座檢查寶寶, “杯弓蛇影”以為是疾病所致。 此外, 當寶寶正處在生病服藥期間, 如果舌苔變黃變厚, 都不屬於病苔, 而僅僅可能是藥物所致, 很快就會消退。 一般來講, 這類“染色”上去的苔色澤鮮豔且浮淺, 而病苔則不易退去, 家長可以從這一點進行區別, 以免虛驚一場。

舌苔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常常說某人舌苔很厚, 需要進行調理。 因為正常人的舌苔, 一般是薄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面, 只有在舌面中部和根部會稍稍有點厚度。

舌苔是一個中醫術語, 即正常人的舌背上都會有一層薄、白、潤的苔狀物,

叫舌苔, 它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血細胞等組成, 是中醫用於借鑒診斷的重要物體。 在正常情況下, 由於咀嚼和吞咽動作, 以及唾液、飲食的沖洗, 經常不斷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質, 舌苔僅為薄薄的一層;而當患病時, 進食少或只進軟食, 使咀嚼的動作減少, 或唾液分泌減少, 舌苔就會逐漸變厚。

舌苔厚又膩飲食要清淡

專家舉例說, 如果平時舌苔淺薄, 早起照鏡子卻發現舌苔厚膩, 仿佛上面塗滿滑膩的東西, 這很可能意味著暴飲暴食或近段時間飲食過於油膩, 導致人體消化不良, 此時應調整飲食, 改為吃清淡類食物。

舌苔薄厚、多少的變化, 正是體內正邪進退的反映。 舌苔由少變多、由薄變厚,

一般說明邪氣加重, 表明疾病正在進展;舌苔由厚變薄、由多變少, 正氣漸複, 說明疾病正在慢慢痊癒。 若舌苔驟增驟退, 多為病情暴變的徵象。

五臟病症都可看舌苔

專家還介紹, 中醫把舌頭分為舌尖、尖中、舌根、舌邊四部分。

五臟的病變就分別在這四個部分上可反映出來。 心、肺有病時, 會在舌尖上有所異常症狀;肝膽病反映在舌邊, 脾胃病反映在舌中部, 腎和膀胱病則反映在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