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龍眼的營養價值

龍眼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龍眼是嶺南四大佳果之一, 具有甚高的藥用價值。 李時珍就說過:食品以荔枝為貴, 而資益則龍眼為良。 龍眼鮮食, 味甜美爽口, 且營養價值甚高, 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 其中尤以含維生素P量多, 對中老年人而言, 有保護血管, 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 不久前, 國外有人在研究龍眼時又發現其含有一種活性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 這與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龍本草經》中所言龍眼有輕身不老之說相吻合。 故此有人認為龍眼是具有較好開發潛質的抗衰老食品。

龍眼曬乾後又稱為桂圓。 除去外殼及內核, 為龍眼肉,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法定藥物, 其性味甘、溫, 歸心脾經, 功能補益心脾, 養血寧神。 主治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龍眼的食用與禁忌

龍眼入藥, 如有名的古方《歸脾湯》(濟生方),

即是以龍眼與白術、茯苓、黃芪、酸棗仁等組方, 臨床上治療思慮過度、勞心傷脾、健忘。 方中應用龍眼肉, 即是以其味甘歸脾而能益智的意思。

在炎夏與金秋燥熱交替時節, 不少更年期婦女及氣血兩虛的老年人, 汗出不止, 心悶意煩。 此時即可用龍眼肉與西洋參各適量, 水煎以代茶飲。 民間尚有更為簡便的嚼服龍眼肉的食法。 對於臨床上表現頭暈眼花、記憶力明顯減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中老年婦女, 可將龍眼肉加入少量黨參蒸熟備用。 每晚臨睡前, 取約20—25克, 放入口中, 細嚼慢嚥, 以少量溫開水送服。 此法堅持一段時間, 方可逐漸顯效, 用者的精神狀態可明顯好轉, 原有頭暈、心悸、失眠、健忘、出虛汗等症狀可消失,

面色紅潤, 胃口改善。 但此法對於證屬陰虛火旺, 臨床表現心煩口苦, 舌質偏紅, 苔黃等症狀患者, 以及外感風熱時均忌服。 另糖尿病患者對龍眼肉亦不宜多服, 因其葡萄糖較高。 對於婦女產後、體虛乏力、貧血等, 則可用龍眼肉加入當歸、枸杞、紅棗(去核)數顆, 燉雞。 對於孕婦, 尤其妊娠早期, 則不宜服用龍眼肉, 以防胎動、“見紅”及早產等。

應用舉例

1、龍眼生薑湯:有溫補脾胃作用, 用於脾虛泄瀉。 取龍眼肉15克、生薑10克, 加水煎汁, 代茶飲, 連用1周。

2、龍眼花生:有益氣補血、健脾安神作用, 用於貧血、失眠等。 將龍眼肉10克、連衣花生15克, 加少量鹽煮熟後吃。

3、龍眼丹參湯:有補益心脾、活血化瘀作用, 用於冠心病。 用龍眼肉30克、丹參、遠志各15克, 加水煎汁, 再加少量紅糖調服, 一日分兩次服。

4、龍眼洋參汁:有益氣安神的作用, 用於心悸氣短、失眠健忘。 將龍眼肉30克、西洋參6克、白糖少許, 放碗內隔水蒸, 去渣飲汁, 一日分兩次服完。

5、龍眼枸杞燉雞:有補血、養肝、安神的作用, 用於陰血不足所致心悸、失眠、健忘等。 將雞洗淨,

掏空腹腔, 放入龍眼肉30克、枸杞50克, 隔水蒸熟後, 分次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