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鎂外敷的作用
硫酸鎂是一種無色結晶的化合物, 它比較容易溶于水, 它的作用是比較多的, 另外還有很好的利膽的效果, 也經常用於肌肉注射或者靜脈滴注, 是抗驚厥的藥物, 具有降血壓, 治哮喘的作用, 硫酸鎂用來外敷最明顯的作用就是消炎消腫, 在使用過程當中, 要瞭解下注意事項。 我們來瞭解一下這方面內容。
硫酸鎂外敷的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 肌肉注射或靜脈輸液後, 針眼周圍有時會形成硬結或淤青, 甚至伴有炎症。 這時可選擇使用硫酸鎂溶液進行外敷。 硫酸鎂的高滲透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組織炎性水腫, 其中含有的鎂離子可保護血管內皮細胞, 改善血液迴圈, 從而減輕患處的炎症和不適。 使用時可將硫酸鎂與熱水配成濃度為50%的溶液, 用紗布浸濕後, 敷在注射部位。 每次敷10分鐘, 每天3~4次, 一般2~3天即可痊癒。
硫酸鎂溶液怎麼外敷
硫酸鎂溶液外敷方法:患者應在在48小時內用硫酸鎂溶液加溫水袋熱敷,48小時外冷敷。 方法是將紗布或脫脂棉,放入50%硫酸鎂溶液內充分浸泡後,取出敷於患處,在紗布或脫脂棉之上放置溫水袋即可。
冷敷時直接用硫酸鎂溶液貼敷患處。 外敷的時間每次15分鐘左右,每日外敷的次數根據硬結大小及炎性反應輕重而靈活掌握,硬結範圍小者治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