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牛黃[圖]的功效與作用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 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 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學藥材。 那麼對於牛黃[圖]這種藥材你瞭解嗎?

【英文名】 CALCULUS BOVIS

【別名】 醜寶、天然牛黃

【來源】 本品為牛科動物 牛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乾燥的 膽結石 。 宰牛時, 如發現有牛黃, 即濾去膽汁, 將牛黃取出, 除去外部薄膜, 陰乾。

【性狀】 本品多呈卵形、類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 大小不一, 直徑0.6~3(4.5)cm, 少數呈管狀或碎片。 表面黃紅色至棕黃色, 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 習稱“烏金衣”, 有的粗糙, 具疣狀突起, 有的具龜裂紋。

體輕, 質酥脆, 易分層剝落, 斷面金黃色, 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 有的夾有白心。 氣清香, 味苦而後甘, 有清涼感, 嚼之易碎, 不粘牙。

【鑒別】 (1)取本品少量, 加清水調和, 塗於指甲上, 能將指甲染成黃色, 習稱“掛甲”。

【性味】 甘, 涼。

【歸經】 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 清心, 豁痰, 開竅, 涼肝, 息風, 解毒。 用於熱病神昏, 中風痰迷, 驚癇抽搐, 癲癇發狂, 咽喉腫痛, 口舌生瘡, 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 0.15~0.35g, 多入丸散用。 外用適量, 研末敷患處。

【貯藏】 遮光, 密閉, 置陰涼乾燥處, 防潮, 防壓。

【備註】 (1)牛黃功能清熱解毒、豁痰定驚, 它的開竅之力遠不及麝香、冰片。

【摘錄】 《中國藥典》

【出處】 《本經》

經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瞭解到關於牛黃[圖]的相關知識。 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的角度,

牛黃[圖]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