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艾灸治療脾胃的方法

對於艾灸的療效有很多人都是半信半疑的, 根本不相信艾灸是能夠去治療疾病, 其實只要是艾灸的方法正確也是能夠治療一部分疾病, 主要是運用於內科, 婦科, 或者是兒科等疾病, 特別是對於一些脾胃虛, 還有本身就患上頸椎病的患者療效會更加好的, 最重要的就是這種療效是非常安全, 簡單的。

足三裡作為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 什麼是合穴呢, 《靈樞·九針十二原》中說:“所入為合”意指脈氣由四肢的末端到達合穴時最為盛大, 猶如水流合入大海。 合穴的醫學價值非常大,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中說“滎輸治外經, 合治內腑。 ”另外, 足三裡的氣血來自胃經, 其特徵表現為地部的稀濕脾土和天部的氣態物。 《聖濟總錄》中說:“足三裡, 土也。 ”本穴的氣血物質遵循著脾土燥化水濕, 然後固化於穴位內外, 使天部的氣循著胃經上行的規律。 因此, 足三裡具有極強的燥化脾濕,

生髮胃氣的功能。

《內經海論篇》中記載:“胃者水穀之海, 其輸在氣街, 下至三裡。 ”其次, 足三裡不僅作用於脾胃, 它還能牽引全身, 具有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是防病保健的第一大穴, 正如孫思邈在《千金冀方》中說:“一切病皆灸足三裡三壯。 ”

關於足三裡, 古代很多醫書都有廣泛記載。 比如《靈樞》:“邪在脾胃, 則病肌肉痛, 陽氣有餘, 陰氣不足, 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 陰氣有餘, 則寒中腸鳴腹痛。 陰陽俱有餘, 若俱不足, 則有寒有熱。 皆調於足三裡。 ”“著痹不去, 久寒不已, 卒取其三裡骨為幹。 腸中不便, 取三裡……善嘔, 嘔有苦, 長太息, 心中憺憺, 恐人將捕之, 邪在膽, 逆在胃, 膽液泄則口苦, 胃氣逆則嘔苦, 故曰嘔膽, 取三裡以下。

”《四總穴》:“肚腹三裡留。 ”《通玄指要賦》:“三裡卻五勞之羸瘦;痹腎敗, 取足陽明之上。 ”《玉龍賦》:“心悸虛煩, 刺三裡。 ”《馬丹陽十二穴歌》:“能通心腹脹, 善治胃中寒, 腸鳴並泄瀉。 ”這些都突出顯現了足三裡的醫學價值和重要地位。

進一步來說, 根據古代醫書可以將足三裡主治的疾病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類別:肚腹疾患: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霍亂、疳積;心神疾患:心煩、心悸、氣短、癲狂、夜不能寐、中風。 胸肺疾患:咳喘痰多、虛勞、咳血;少腹疾患:小便不利、遺尿、疝氣;婦人疾患:乳癰、婦人血暈、妊娠惡阻、赤白帶下、痛經、滯產、產後腰痛、婦人髒噪。 經脈所經過的疾患:膝脛酸痛、下肢不遂、腳氣、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其他:水腫、頭暈、鼻疾、耳鳴、眼目諸疾、真氣不足、髒氣虛憊、五勞七傷等等。

上文就是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艾灸治療脾胃的方法是什麼, 基本上就是用艾灸去熏自己的穴位, 這是一種純天然的方法, 所以就成為了很多看病人們的首選療法, 用艾灸熏了以後是不會留下來任何副作用的, 而且見效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