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雜糧粥就一定健康嗎

健康飲食方面有一個潮流, 人們在專家的建議下追求食物多樣化, 具體落實在雜糧粥上, 將十幾種甚至更多的食物一鍋煮了吃, 似乎這樣就能夠達到均衡飲食的效果。 這種方法靠譜嗎?飲食健康要遵循四個原則, 具體方法是否靠譜要經得起著四大原則的評估。

1, 食量是間房, 量力而為

每個人都想住大房子, 但大多數人住不起, 即便勉強住進去, 遲早會還不起房貸。 同理, 我們每天攝入的卡路里量在考慮到活動量等因素后, 也應該有個上限, 而且要盡可能少吃。

肥胖癥可以被稱為21世紀的世紀病, 其他各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都包括肥胖癥, 控制體重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各種慢性病。

體重控制其實最簡單, 就是控制卡路里攝入量, 制定一個上限, 然后盡量少吃, 輔以多活動。 控制卡路里攝入量不一定保證能夠減肥, 但可以控制體重的增長,

從而獲得不可估量的健康效益。

曾經有一些健康專家推出超級健康食物, 建議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這種建議是很不健康的, 因為食物健康的概念的大前提是不多吃, 不管什么食物, 吃得過多都不健康。

我家經常喝糙米粥, 但喝粥是用來替代吃白米飯的,

并不是額外多喝一碗粥。 喝雜糧粥也是同樣的道理, 除非用來替代白米粥白米飯才能獲得健康效益, 如果在現有飯量之上多喝幾碗粥, 很可能吃得太多, 長此以往就會增加體重。

這就如同買家具, 家就那么大地方, 裝滿以后只能以新換舊, 否則只能換大房子。 我們不管吃多么健康的食物, 首先要考慮的是用它來替代現有食譜中的哪種食物, 而不是額外多吃。

2, 沒有量, 就沒有質

飲食要多樣化, 許多人對多樣化的理解是食物的品種越多越好, 這樣起到互補有無的效果, 雜糧粥就是其典型。

如果看一下國際權威機構的膳食推薦, 都是以量為推薦的, 比如在水果蔬菜上, 或者推薦每天吃五份水果蔬菜, 或者推薦每天吃5份蔬菜2份水果, 并沒有推薦每天要吃多少種多少類水果和蔬菜, 至于那些應該什么時候吃的說法就更沒有譜了。

人體對營養的需求的關鍵要吃足夠的量, 先保證量之后再考慮其他。 而許多人恰恰是沒有吃夠量, 因此營養攝入不足, 在此基礎上追求吃多少種食物, 并不能解決營養不足的問題。

這就如同吃飯時點菜和自助餐的區別, 點菜就吃有限的幾種, 每種吃的量很多, 點菜相對來說吃得卡路里量不會過多。 自助餐吃的品種很多, 如果敞開了吃, 就要比點菜多攝入很多卡路里, 如果要限制卡路里攝入量的話,

每種食物只能吃一點點, 真實情況是人們吃自助餐時都會比點菜是多吃很多。

吃雜糧粥這類東西也一樣, 或者導致卡路里攝入量過多, 或者吃得不多, 那點量在營養上無濟于事。 給幼兒吃這種東西就更不妥了, 幼兒的食物要盡可能滿足他們的營養需求, 必須注重在量上面。

3,提供營養,食物各有專長

我們吃東西的主要目的并非口腹之享,而是為了生存,營養均衡要排在其后,活不下去,還怎么講究營養?所以才有主食副食之分。

主食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吸收的是碳水化合物,很多營養成分要靠吃水果蔬菜,這是人體吸收營養的自然途徑。

不同的食物也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比如紅薯,在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和維生素C上都很出色,但有的營養專家建議吃紅薯補鈣,按紅薯的鈣含量,達到一天所需的鈣量,要吃7斤,別的不說,卡路里就達到2500大卡,已經超出多數人每天應該攝入的卡路里總量。

雜糧粥這類東西的問題就在這里,不要指望一碗粥把全天所需的營養都吃進去,維生素和礦物質隨便吃點水果蔬菜就補充足了,完全沒有必要吊死在雜糧粥這棵樹上。

還有黑米粥補花青素,且不要說花青素的健康效果尚未可靠的證據,真的要補,吃點蔬菜就是了,還能夠同時補充維生素。

我們今天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食物,這是得益于食品生產加工,尤其是運輸,各地甚至全球的食物可以聚集在一處,如果有錢的話可以買來許多種食物然后一頓吃進去,但這只是近幾十年才成為現實的。

在人類存在的絕大多數時間內,人們可以選擇的食物品種是有限的,動物也一樣,只有本地區的食物可供選擇。這種有限的選擇可以說是一種進化的壓力,使得人類能夠非常有效地吸收食物的營養,有限的幾種食物足矣,并不是非要吃很多種食物來維持生命。

4,均衡是一段而不是一頓

營養要講究均衡,但并不是一定要每一頓飯都非常均衡。

人體對營養的需求并非一頓不吃就不得了了,營養缺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也是人體功能的自然設計,因為在人類存在的絕大多數時間是饑一頓飽一頓的,解決溫飽一直是大問題,不要說頓頓營養均衡,連一天三頓都得不到保障,人體必須有忍饑挨餓的存活技能,否則不可能繁衍下來。

就拿維生素來說,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儲存在體內,用不著天天補充。水溶性維生素雖然需要經常補充,也不到頓頓補充的程度。

這就是人體功能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對人體要從機體的角度看待,而不是從機械的角度看待。在補充營養上,要考慮的是長期的趨勢,天長日久地堅持健康飲食,而不是過度到一碗粥解決問題。

飲食健康要講究,但過猶不及,偏離上述幾項飲食健康原則,就不能獲得健康上的良好效益。雜糧粥就是一個過猶不及的例子,過度追求細節,偏離了飲食健康的大方向。

3,提供營養,食物各有專長

我們吃東西的主要目的并非口腹之享,而是為了生存,營養均衡要排在其后,活不下去,還怎么講究營養?所以才有主食副食之分。

主食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吸收的是碳水化合物,很多營養成分要靠吃水果蔬菜,這是人體吸收營養的自然途徑。

不同的食物也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比如紅薯,在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和維生素C上都很出色,但有的營養專家建議吃紅薯補鈣,按紅薯的鈣含量,達到一天所需的鈣量,要吃7斤,別的不說,卡路里就達到2500大卡,已經超出多數人每天應該攝入的卡路里總量。

雜糧粥這類東西的問題就在這里,不要指望一碗粥把全天所需的營養都吃進去,維生素和礦物質隨便吃點水果蔬菜就補充足了,完全沒有必要吊死在雜糧粥這棵樹上。

還有黑米粥補花青素,且不要說花青素的健康效果尚未可靠的證據,真的要補,吃點蔬菜就是了,還能夠同時補充維生素。

我們今天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食物,這是得益于食品生產加工,尤其是運輸,各地甚至全球的食物可以聚集在一處,如果有錢的話可以買來許多種食物然后一頓吃進去,但這只是近幾十年才成為現實的。

在人類存在的絕大多數時間內,人們可以選擇的食物品種是有限的,動物也一樣,只有本地區的食物可供選擇。這種有限的選擇可以說是一種進化的壓力,使得人類能夠非常有效地吸收食物的營養,有限的幾種食物足矣,并不是非要吃很多種食物來維持生命。

4,均衡是一段而不是一頓

營養要講究均衡,但并不是一定要每一頓飯都非常均衡。

人體對營養的需求并非一頓不吃就不得了了,營養缺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也是人體功能的自然設計,因為在人類存在的絕大多數時間是饑一頓飽一頓的,解決溫飽一直是大問題,不要說頓頓營養均衡,連一天三頓都得不到保障,人體必須有忍饑挨餓的存活技能,否則不可能繁衍下來。

就拿維生素來說,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儲存在體內,用不著天天補充。水溶性維生素雖然需要經常補充,也不到頓頓補充的程度。

這就是人體功能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對人體要從機體的角度看待,而不是從機械的角度看待。在補充營養上,要考慮的是長期的趨勢,天長日久地堅持健康飲食,而不是過度到一碗粥解決問題。

飲食健康要講究,但過猶不及,偏離上述幾項飲食健康原則,就不能獲得健康上的良好效益。雜糧粥就是一個過猶不及的例子,過度追求細節,偏離了飲食健康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