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的治療方法
人到中年的時候, 隨著免疫力的下降, 工作和生活壓力的變大。 很多疾病都找上門了, 尤其是營養不良最容易被感染,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如何預防和治療。
中醫治療營養不良以顧護脾胃為主, 消導、殺蟲、清熱為輔。 病初氣虛未甚, 積滯內停, 應以消導為主, 兼顧正氣。 病之中期, 應權衡虛實輕重, 標本主次, 或先補後攻, 或先攻後補, 或攻補兼施。 後期純虛無實, 則應以補益為主, 但不宜峻補、大補。 此外, 尚可採用外治法配合治療。
一、中藥治療
1、積滯傷脾
治法:調和脾胃, 益氣助運。
方藥:資生健脾丸加減。
2、脾虛氣弱
治法:消積理脾, 和中清熱。
方藥:疳積散加減。 黨參、白術、茯苓各15g, 青皮、陳皮各1Og, 胡黃連、使君子各6g, 砂仁3g。 腹脹膨起加大腹皮、木香、枳實;大便下蟲加檳榔、蕪荑, 煩躁性急加鉤藤、牡蠣、石決明。
3、氣血兩虛
治法:補益氣血, 健脾溫陽。
方藥:八珍東加減。 黨參、熟地、白術、茯苓各15g, 當歸、白芍、神曲各1Og, 麥芽、川芎、炙甘草各6g。 口幹欲飲加烏梅、麥冬、石斛;面晄肢冷, 大便稀溏者, 去熟地、白芍, 加炮薑、附片。
二、中成藥治療
1、參術健脾丸:具有益氣健脾, 消食導滯的功效。 適用於營養不良屬脾胃虛弱, 運化失司者。 1~3歲每次1.5g, 3~6歲每次3g, 6歲以上每次6g,
2、開胃理脾丸:具有健脾開胃, 消食化滯的功效。 適用於營養不良屬脾胃虛弱, 食積內停者。 1~3歲每次1/4丸, 3~6歲每次1/3丸, 6歲以上每次1/2丸, 每日3次。
3、啟脾丸:具有健脾和胃, 消食止瀉的功效。 適用於營養不良屬脾胃虛弱, 傷食腹瀉者。 1~3歲每服1/2丸, 3~6歲每服1丸, 6歲以上每服2丸, 每日2~3次。
4、資生丸:具有健脾化濕, 消食止瀉的功效。 適用於營養不良屬脾胃虛弱, 濕阻中焦者。 1~3歲每服0.5~1g.3~6歲每服1~2g, 6歲以上每服2~3g, 每日3次。 5.人參健脾丸:具有健脾養胃, 消食除脹的功效。 適用於營養不良屬脾胃虛弱者。 1~3歲每服1/2丸, 3~6歲每服1丸, 6歲以上每服2丸, 日服2次。
三、專方驗方
1、磨積散:雞內金30g, 生穀芽30g, 焦麥芽30g, 生黃芪25g, 胡連12g, 五穀蟲30g, 蜣螂30g。 共研細面。 每晚服3~6g, 以紅糖水調服。 用於營養不良屬脾虛食積者。
2、加味三甲散:制鱉甲15g, 制龜板15g, 炮山甲15g, 雞內金15g, 炒大白15g, 砂仁6g, 番瀉葉1.5g。 共為細面。 1歲以內每服0.5~1g, 1~3歲每服1.5~2g, 3~6歲每服2.5g, 日服3次。 用於營養不良屬積滯傷脾者。
3、八仙膏:雞內金9g, 焦山楂9g, 神曲9g, 麥芽9g, 懷山藥9g, 芡實9g, 薏苡仁9g, 蓮子肉9g。 焙乾共研細面, 加入麵粉500g, 芝麻1OOg, 紅糖50g, 烙焦餅食用, 量不限。 逞用於營養不良屬脾胃氣虛, 食滯內停者。
4、羊肝散:鮮羊肝500g, 白術、海螵蛸各150g, 茯苓、淮山藥、雞內金各1OOg, 甘蓽30g。 羊肝蒸熟曬乾炒黃, 海螵蛸去硬皮切成蠶豆大炒黃, 餘藥均以文火炒黃, 共為細末。 1~2歲每服2~3g, 3~4歲每服4~5g, 5~6歲每服6g, 日服2~3次。 用於治療小兒重度營養不良。
5、加味消積散:人參1Og, 制附子6g, 僵蠶6g, 雞內金1Og, 檳榔1Og, 神曲1Og, 麥勞1Og, 山楂15g, 甘草6g。 共研細末。 1~3歲每次0.15~0.3g, 3~6歲每次0.3~0.5g, 6~9歲每次0.5~1.Og, 9~12歲每次1.0~1.5g。 每日3次。 適用於營養不良屬氣血兩虛者。
四、針灸療法
1、體針:取中脘、天樞、氣海、足三裡、脾俞、胃俞、腎俞穴。 用毫針刺, 中等刺激, 不留針。 每日1次, 10次為1療程。
2、刺四縫:取雙手四縫, 局部皮膚消毒後, 用三棱針或粗毫針針刺, 約1分深, 刺後擠出粘性黃色透明液體。 每日或隔日1次, 直至針後無液體擠出為止。
3、推拿:推補脾經、運內八卦、揉足三裡、揉中脘、推三關、推補大腸、摩腹、揉臍、捏脊。 便秘加推下七節骨, 腹脹加拿肚角, 食積者加揉板門。 每日推拿1次, 7次為1療程。
4、貼敷:將桃仁、杏仁、生山梔各20g, 曬乾研末, 加冰片、樟腦各1g和勻, 製成疳積散。 每次取藥末20g, 用雞蛋清調拌成糊狀, 敷布在兩側內關穴。 紗布包紮, 不宜太緊。 24小時後除去, 3天敷1次, 連敷3次。
營養不良患者平常的時候也無需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