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善待自我焦慮癥的防治
焦慮是指人們對于所處的不良環境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由于有焦慮的產生, 迫使人們萌生出逃避或擺脫這種不良環境的主觀意愿, 故在一定程度上, 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 任何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 因此, 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體會。 在正常情況下, 人們針對所接觸的環境或事務可以產生出不同的情緒反應。 如高考前的學生吃不下飯, 睡不好覺;比賽前有的運動員會四肢發涼、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 隨著處境的改善, 產生的癥狀會慢慢消失, 情緒趨于穩定, 這就不能算病。
1.臨床表現
焦慮癥多發生于中青年群體中, 誘發的因素主要與人的個性和環境有關。
(1)急性焦慮:主要表現為驚恐樣發作, 在夜間睡夢中多發生, 有瀕死的感覺。 患者心臟劇烈地跳動, 胸口憋悶, 喉頭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難。 由驚恐引起的過度呼吸造成呼吸性堿中毒(二氧化碳呼出過多導致血液偏堿性), 又會誘發四肢麻木、口周發麻、面色蒼白、腹部墜脹等, 進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懼, 使患者精神崩潰。 這類患者就診時往往情緒激動、緊張不安, 常給醫師一種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假象。 一般急性焦慮發作持續幾分鐘或數小時,
(2)慢性焦慮:急性焦慮常在慢性焦慮的背景上產生, 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現為慢性焦慮的癥狀。 一般慢性焦慮的典型表現為五大癥狀, 即心慌、疲憊、神經質、氣急和胸痛。 此外還有緊張、出冷汗、暈厥、噯氣、惡心、腹脹、便秘、陽痿、尿頻急等, 有時很難與神經衰弱或其他專科疾病相區分, 故需要醫師對病情有全面細致的了解, 以免誤診。 有時候一些必要的輔助檢查有助于排除器質性疾病, 像心電圖、X線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鏡等可以幫助醫師查出疾病。 不過, 焦慮癥的主觀癥狀雖然嚴重, 但客觀休征卻是很輕或陰性。
2.焦慮癥的預防與治療
患焦慮癥是件很痛苦的事,
(1)心理治療:在心理醫師的指導下, 充分認識到焦慮癥產生的原因和背景, 學會轉移或化解精神壓力。 通過與親人和朋友的思想交流或調節休假日的生活,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精神負擔和焦慮。
(2)飲食治療:患者焦慮癥的患者,
(3)藥物治療:目前治療焦慮癥的主要手段是藥物治療, 如果與上述方法聯合使用, 常可以控制癥狀、縮短療程。 在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屬抗焦慮藥, 它們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邊緣系統、丘腦、杏仁核等部位, 能明顯改善情緒、對抗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