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灰棗和紅棗的區別

要說灰棗和紅棗的區別, 很多人是不瞭解的, 這主要是因為, 大多數人對於灰棗是不怎麼熟悉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 經常吃到的是紅棗, 所以大部分人對於紅棗還是相當瞭解的, 而且也都知道紅棗的藥用價值。 但是說到灰棗, 很多地區的人是基本上不知道的, 而且平時在超市裡面也是沒有灰棗賣的。

但是灰棗和紅棗的區別有很多, 相信很多瞭解過、吃過灰棗的人們都是知道的, 灰棗和紅棗的區別 並不是很多人猜想的那樣, 只是外表上的比較大的區別, 其實灰棗和紅棗的口味的差別也是很大的。 那麼, 下面就來說說灰棗和紅棗的區別何在?

灰棗也稱為若羌棗, 果實呈長倒卵形, 果皮為橙紅色。 產于中國新疆。 灰棗得名是因為若羌棗在成熟變紅之前, 通體發灰, 好似掛了一層霜, 所以得名“灰棗”。

灰棗是優良的鮮食和制幹兼用型品種, 特別適合加工成烏棗。

植株耐乾旱、瘠薄和鹽鹼, 抗幹熱風, 結果早, 豐產, 穩產, 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但對龜蠟蚧和棗瘋病的抗性差一些。

果實性狀:果實長倒卵形, 胴部稍細, 略歪斜。 平均果重12.3克, 最大果重13.3克。 果肩圓斜, 較細, 略聳起。 梗窪小, 中等深。 果頂廣圓, 頂點微凹。 果面較平整。 果皮橙紅色, 白熟期前由綠變灰, 進入白熟期由灰變白。 果肉綠白色, 質地緻密, 較脆, 汁液中多, 含可溶性固形物30%, 可食率97.3%, 適宜鮮食、制幹和加工, 品質上等。 出幹率50%左右。 幹棗果肉緻密, 有彈性, 受壓後能復原, 耐貯運。 果核較小, 含仁率4%~5%。 在產地, 4月中旬萌芽, 5月下旬始花, 9月中旬成熟採收。 果實生育期100天左右。

紅棗, 又名大棗, 是棗樹的成熟果實, 經晾、曬或烘烤幹制而成,

果皮紅至紫紅色, 是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 據史料記載, 紅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名優特產樹種。 經考古學家從新鄭斐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棗核化石, 證明棗在中國已有8000多年歷史。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 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而現代的藥理學則發現, 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

所以, 通過上面文章關於灰棗和紅棗的資訊的詳細介紹,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關於灰棗和紅棗的區別除了外觀和口味上的不同, 其實在它們的營養價值和藥理作用還有生長環境以及生活習性方面都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所以大家以後千萬不要把灰棗和紅棗給弄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