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沒”6天次數 這10年是頭40年三倍
我們正在經歷越來越多的霧霾天氣, 而且隨著冬季供暖季節的到來, 有可能持續增加。
今天發佈的中國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指出, 研究表明, 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 其中, 霧日數呈明顯減少, 霾日數明顯增加, 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 連續6天的霾的過程的次數, 是上世紀的3.1倍。 此外, 從1981年至2012年的資料顯示, 冬季霾日數明顯偏多, 占全年比例超四成。
氣候及環境專家指出, 霧霾天氣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 因此, 急需引起各方重視, 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天氣趨勢霾增霧減
人為的“打敗”天然的
統計資料顯示, 我國霧霾天氣成因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 分析1981年至2010年資料顯示, 霾天氣出現頻率是冬半年明顯多於夏半年, 冬季霾日數占全年的比例為42.3%。
綠皮書指出, 從時間跨度來看, 1961年—2012年, 中國中東部地區平均年霧霾日數總體呈增加趨勢。 近52年來, 年霧霾日數最多的是1980年, 有35.8天。
統計顯示, 20世紀80年代以前, 中國中東部地區平均霧日數基本都在霾日數的3倍以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 霧日數呈減少趨勢, 而霾日數呈增加趨勢, 霧霾日數比例逐漸減小, 特別是2011年和2012年的霾日數均超過霧日數。
對於霧和霾的區別,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解釋說,
時間趨勢 連續6天霾過程是過去3倍
綠皮書稱, 中東部地區連續3天以上霾過程站次數在20世紀雖然略有增加, 但總體變化不大, 但進入21世紀後, 連續霾過程站次數增加顯著。
資料顯示, 持續3天以上的霾過程站次, 2001年至2012年的監測平均值, 均為1961年至2000年監測平均值的兩倍以上, 其中, 持續6天霾的過程, 監測資料是對比資料的3.1倍。
陳振林介紹, 10月以來, 我國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中部和北部、華南中西部及四川東部、重慶等地霧霾日數在5天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等地達10至15天;山西東南部、河南大部、江蘇大部達15至20天,
地域變化東增西減
中東部霧霾天超過百天
從空間分佈看, 霧霾日數變化呈東增西減趨勢。 東北、西北和西南大部地區霧霾日數每年減少0—0.5天, 除新疆北部外, 西部地區年霧霾日數基本都在5天以下;華北、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呈增加趨勢, 其中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增加最快, 廣東深圳和江蘇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
中東部大部地區年霧霾日數為25天至100天, 局部地區超過100天。
綠皮書選取了中國中東部6個典型大城市和附近的6個小城鎮, 對比分析年霾日數變化可以看出,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 大城市和小城鎮年霾日數差別不大,
從不同城市來看, 小城鎮基本上是在21世紀初才開始有明顯增加, 大城市中杭州和廣州進入21世紀初增加明顯, 但石家莊21世紀以來霾日數明顯較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偏少;北京21世紀以來也增加較明顯, 但其霾日數最多的年份卻是在1980年, 為135天;鄭州和南京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呈震盪增加狀態。
治理 應建立跨地區聯防聯控機制
霧霾天氣持續增多, 我國政府也在出臺一系列整治淨化空氣的措施。
今年10月, 我國首個區域性氣象中心——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掛牌成立。 該中心將在今後為京津冀地區居民製作發佈重污染天氣、霧霾預警資訊及市民健康指數等預報服務。
綠皮書提出, 我國的大氣污染呈現地區污染抱團的趨勢, 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 必須實施區域聯防聯控。 例如, 北京的強霾污染治理不僅要考慮市內污染源, 還必須考慮天津和河北地區的污染來源。
綠皮書認為, 中國尚沒有建立實質性的應對機制, 可考慮在管理體制方面進行制度創新, 如建立跨地區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委員會等。 在進行區域聯防聯控時明確不同地區的責任, 充分考慮各地的環境容量、承載能力和成本等因素。
除了地區間和城市間的聯防聯控之外, 還需要建立部門和行業間的協作控制機制, 使相關部門做到資料共用、措施共同制定、執法協作配合。
霧霾天氣的出現與氣象條件變化密切相關, 專家建議, 多部門聯合建設全國統一佈局、覆蓋全國、重點地區加密的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 同時, 應積極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觀測資料資料的跨部門共用平臺的建設, 發展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預警技術方法。
本版專家支持
高榮: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 研究領域為區域氣候類比
巢清塵: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氣候變化科學與政策研究、氣候診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