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前縱韌帶鈣化

前縱韌帶是人體脊柱前的韌帶, 也是人體當中最長的一條韌帶。 韌帶顧名思義, 是很有韌性的。 但如果韌帶鈣化的話, 就意味著韌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變得僵硬。 而前縱韌帶鈣化就是韌帶鈣化當中的一種。 不同的患者表現出來的病症也都是不一樣的。 那麼, 什麼是前縱韌帶鈣化呢?

一、前縱韌帶

瞭解什麼是前縱韌帶鈣化, 首先我們來瞭解什麼是前縱韌帶。 前縱韌帶是人體中最長的韌帶,位於人體脊柱前面。 上起枕骨大孔前緣的枕骨咽結節,下至第1或第2骶椎前面, 但並不進入椎體。 前縱韌帶整個看來是一條長而寬的纖維帶, 非常堅強, 其纖維束與椎體前緣和椎間盤相連有限制脊柱過伸的作用在屍體上試驗, 在600~700磅壓力下並不致折裂, 它的功能是限制脊椎過伸。 鈣化:

有機體的組織鈣鹽的沉著而變硬, 例如兒童的骨骼經過鈣化變成成人的骨骼,

又如肺結核的病灶經過鈣化而痊癒。

病理學上指局部組織中的鈣鹽沉積,常見於骨骼成長的早期階段,亦見於某些病理情況下(如結核病乾酪樣壞死病灶中的鈣化).

二、前縱韌帶鈣化

這種韌帶鈣化是有很多種類型的, 不同類型的患者可有不同的表現。

因此, 認識韌帶鈣化的臨床表現以及發病原因是十分重要的。 這樣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 臨床上, 頸椎前縱韌帶鈣化者遠比椎節後縱韌帶骨化者為多在年齡50歲以上者的頸椎側位X線片上, 約80%可顯示這一特徵, 其中發生在腰椎者約占半數而胸椎椎節的發病率最低。

而且不同類型的患者可能發病原因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其中, 除了特發性前縱韌帶鈣化症的病因不明外, 其他的絕大多數病例是由於椎體間關節的退行性變所致。 此外, 頸椎及腰椎的超限運動或外傷為其繼發因素。 由於椎節的退變從脫水、鬆動開始漸而引起前縱韌帶的鬆弛, 漸而出現韌帶-骨膜下出血及髓核前移在形成椎節前方骨刺的同時局部的韌帶亦隨之鈣化並漸而鈣化。

此病理過程常持續多年最後引起椎節活動度的減少, 甚至椎節完全鈣化而呈融合狀態。 此種現象亦可視為人類機體自我防禦保護性反應的一種形式, 以減緩病變椎節病理過程的繼續發展。

通常情況下, 在早期, 患者可有頸部不適, 活動不靈活, 以及局部疼痛感等, 伴有椎節前緣巨大骨刺者在頸段可引起吞咽障礙及咽喉部的異物感。 單純前縱韌帶骨化者少有陽性體征所見範圍廣泛者, 頸椎及腰椎活動度可有輕至中度受限主要影響伸、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