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防邪氣侵犯 飲食潤燥為主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個月份, 預示著秋天即將結束, 冬天將要來臨, 而秋對應的臟器是肺, 所以此時要防燥邪之氣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 飲食上以滋陰潤燥為宜。 還要多飲水, 減少節氣造成的乾燥之氣。
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秋季必須保養體內陰氣, 當氣候變冷時, 正是人體陽氣收斂, 陰精潛藏于內之時。 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
飲食保健
《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 辛瀉之”。 可見酸味收斂肺氣, 辛味發散瀉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 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 適當多食酸味果蔬。 秋時肺金當令, 肺金太旺則克肝木, 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 秋季燥氣當令, 易傷津液, 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 宜食麻以潤其燥, 禁寒飲”。 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 以滋陰潤燥者。 總之, 秋季時節,
睡眠保健
在睡眠方面, 《黃帝內經》裡提出:“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意思是秋天氣候轉涼, 要早一點睡覺, 以順應陰精的收藏;又要早一些起床, 以順應陽氣的舒長。 睡眠時臥的方向上, 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觀點, 如《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裡說:“凡人臥, 春夏向東, 秋冬向西”, 《老老恒言》引《記玉藻》:“凡臥, 春夏首向東, 秋冬首宜向西”。 原因是春夏屬陽, 頭宜朝東臥;秋冬屬陰, 頭宜朝西臥, 以合“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秋凍有講究
初秋暑熱未消, 氣溫仍高, 顯然“凍凍”無妨, 無須急忙加衣。 仲秋氣溫開始下降, 雖涼卻不甚寒, 這時是“秋凍”的較佳時期, 尤其是青壯年, 穿衣要有所控制, 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 以免身熱汗出, 傷陰耗氣。 晚秋氣候變化較大, 早晚溫差增加, 特別是秋冬交接之時, 常有強冷空氣侵襲, 以致氣溫驟降, 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 就會適得其反。
我國南北兩方因地理位置不同, 在氣候上亦有所差異。 一般南方秋涼來得遲,
就人體而言, 兒童為稚陰稚陽之體, 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 自身調節能力較差, 遇到寒冷刺激, 身體會很快發生不良反應, 誘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人到老年, 陰陽俱衰, 全身抵抗力下降, 禦寒能力減弱, 寒冷刺激可導致支氣管和血管痙攣收縮, 不但易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舊病復發, 甚至有些冠心病患者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 高血壓病人發生中風。 所以, 小兒及老年人“秋凍”當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