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入夏應當養護心君保健康

立夏至, 此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時期, 抓住此時節氣特點, 順應自然, 注意養生, 對防病健身、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保護君主養心神

人與節氣相應。 《醫學源流論》曰:“心為一身之主, 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 故為君主。 心藏神, 故為神明之用。 ”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 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之心, 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 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 心的生理功能, 主血脈, 主神志。 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和緩有力, 節律均勻, 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臟發生病變, 則會出現血流不暢,

脈管空虛而見面色蒼白無華, 脈細無力。 人與節氣相應, 所以, 在整個夏季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

精神調養胸懷寬

心主火, 夏主熱, 人之七情過極皆可傷心, 致使心神不安。 夏季腠理開泄, 汗液外泄。 汗為心之液, 心氣最易耗傷。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又指出, 在精神調養上要體現一個“放”字, 要使機體氣機宣暢, 通達自如;情緒外向, 呈現出對外界事物有濃厚興趣。 即精神要充沛、飽滿, 神氣充足。 古代醫家主張:“善養生者, 不勞神, 不苦形, 神形既安, 胸懷寬闊, 使心神得養。 ”

順應自然防外邪

夏季人體心火旺, 肺氣衰的時節, 人應晩睡早起, 順應自然, 保養陽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夜臥早起, 無厭於日。 ”此時, 晚些入睡,

以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 早些起床, 以順應陽氣的充盛。 睡好午覺, 由於夏天中午氣溫高, 晚上睡眠時間較短, 要適當午睡, 以恢復疲勞, 宜於養心。 心經旺盛, 可有力推動血液運行, 對養神、養氣、養筋有益, 使人體精力充沛。 夏月暑熱濕盛, 宜防暴曬降室溫, 但不可只圖一時之快, 過於避熱趨涼, 切不可在室外露宿, 臥居潮濕之處及坐冷石冷地。 因為夏季暑熱外蒸, 汗液大泄, 毛孔開放, 加上夏季人體抵抗力比較虛弱, 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 如果不注意調攝, 再遇外邪侵襲, 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病。

多食辛溫節冷飲

夏季的飲食宜多辛溫, 少苦寒, 節冷飲。 夏天, 因出汗過多, 常感口渴, 所以適當用些冷飲而不過量, 可幫助體內散發熱量,

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綠豆湯、荷葉小豆湯, 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 但切忌因貪涼而暴食冷飲、冰雪、涼粉、冷粥, 及生冷瓜果等。 夏季要防範飲食不當, 應進食一些既能祛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薏米粥、藿香茶、綠豆粥、涼拌馬齒莧, 以清化濕熱, 而清熱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