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望小兒指紋也可看病

望指紋是兒科診斷的特殊方法, 常用於3歲以內的幼兒。 因幼兒脈部短小, 診病時又每多哭鬧, 易使切脈失其真象, 此時可望診指紋。

紋指絡脈(淺表靜脈)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節, 近虎口處第一節為“風關”(又名寅關), 第二節為“氣關”(又名卯關), 第三節為“命關”(又名辰關)。 紋見下節風關者為輕病, 紋見中節氣關者為重病, 紋見上節命關者為危證, 直透過三關者為最危之症。 若脈絡浮, 則病在表;脈絡沉, 則病在裡。 應該注意的是, 在驗指紋時, 須用大指側面, 輕輕地推小兒食指三關, 宜從命關推向風關, 切不可從風關推向命關。

正常指紋, 多是淡紅隱隱, 不超過風關。

指紋辨證, 中醫多概括為“浮沉分表裡, 紅紫辨寒熱, 淡帶分虛實, 三關定輕重”句話。 所謂浮沉分表裡, 是指紋升浮顯露, 相當於浮脈, 為表證;若指紋沉浮隱現, 則相當於沉脈, 為裡證。 通過辨顏色和淡滯, 可診斷病證的寒熱虛實:如指紋色淡, 多為虛證、寒證, 可見於脾胃虛弱、營養不良的病孩。 如鮮紅浮露, 多為外感風寒, 可見於伴有發熱、惡寒、咳嗽、流涕的感染性疾病初起時。 指紋紫紅沉隱, 多為裡熱, 可見於高熱、咳喘的支氣管肺炎等病。

青紫紋可見於驚風抽搐的熱極動風證。 指紋淡青, 多見於虛風證, 可兼有嘔泄失水、久吐久泄、暴吐暴泄、脾虛引致肝風、手足抽筋等病狀。 顏色淡紫,

則多屬虛熱, 可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結核病。 若指紋紫滯, 推之不暢, 回流較慢, 多見於痰濕、食滯、鬱熱、病重時;在熱性病過程中, 如肺炎、腦炎, 或暴吐暴泄、心肺功能衰竭、鬱血、缺氧時, 可指紋暗滯, 唇舌紫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