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紫貝齒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紫貝齒是一種貝殼類中藥, 也是中醫上的常用藥。 紫貝齒性涼味甘, 對於治療頭暈目眩, 驚悸失眠, 目赤翳障, 目昏眼花等症有特殊療效。 另外紫貝齒還有養肝明目, 安撫情緒的作用。 說起來紫貝齒的功效與作用有不少, 我們一起來以下的介紹。

紫貝齒的功效:

1、紫貝齒治小兒痘疹入眼:紫貝一個(生用)為末, 用羊子肝批開, 摻藥末一錢, 線纏, 米泔煮熟, 入小瓶內盛, 乘熱熏, 候冷取出, 星月下露一宿, 來早空心服

功效 鎮驚安神, 清肝明目。 用於驚悸心煩不眠, 小兒斑疹, 目赤雲翳。

應用

一、眩暈、頭痛 素體陽盛或肝腎陰虛, 陰不斂陽, 肝陽上亢, 風陽升動, 上擾清空, 頭暈目眩, 頭痛且脹, 煩勞或惱怒後眩暈頭痛加劇, 面紅目赤, 急躁易怒等。 紫貝齒咸平, 入肝經, 有平肝潛陽之功, 恰當此用, 常可配鉤藤、天麻、石決明等共用。

二、驚癰抽搐 肝經熱盛或肝陽升騰無制, 可致肝風內動, 而見驚痛抽搐諸證。 紫貝齒可清肝熱, 息肝風, 止抽搐, 對小兒驚風抽搐用之尤宜, 常可配生石膏、珍珠母、羚羊角等清熱息風之品同用。

三、失眠、心悸 肝失條達, 氣鬱化火, 或肝陽擾動心神, 則見心煩不寐, 驚悸多夢, 頭暈, 耳鳴等症。 紫貝齒清心平肝, 鎮驚安神, 善治驚惕不眠之證。 常與酸棗仁、茯神、龍骨等滋陰斂陽, 養心安神之品同用。

四、目赤腫痛、目翳 肝開竅於目, 肝火上炎則致目赤腫痛, 澀癢, 視物昏朦及目生翳障等。 紫貝齒入肝經, 有清肝明目作用, 故可用於肝火上炎之證, 常與山梔、桑葉的功效與作用、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等清泄肝火藥同用。

《嬰童百問》之紫貝散, 以本品與羊肝同服, 有明目之功;《證治準繩》七寶膏以本品配珍珠、琥珀、龍腦、石決明等制膏外用, 可用於目赤腫痛, 目昏翳障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