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錐螺殼的功效與作用

錐螺殼在中醫中通常被當做藥材使用。 這也是因為錐螺殼本身的藥用價值, 那麼關於錐螺殼的相關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錐螺科動物棒錐螺和筍錐螺的殼。

【原形態】 1.棒錐螺, 貝殼尖錐形, 質堅, 一般殼高108-132mm, 寬約為高的1/5。 螺層20-23層, 每層高、寬度增長均勻。 殼面微凸, 縫合線深, 呈溝狀, 殼頂尖細, 螺旋部很高, 約為體螺層的5倍。 每一螺層表面有螺肋5-7條。 肋間還雜有微細肋紋, 體螺層上有螺肋9條。 殼表黃褐色或紫褐色。 生長線明顯, 有時形成褶襞, 殼口近圓形, 殼內面具有與殼表螺肋相應的溝紋,

外唇薄, 易破損, 內唇較堅。 厴角質, 圓而質, 圓而薄, 易破碎, 粟色。 核位於中央。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活於潮間帶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40m深的泥沙質或軟泥質海底。

【性味】 味鹹;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主痔瘡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煎水熏洗。

【摘錄】 《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於錐螺殼有了一定的瞭解, 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藥材, 但它的藥性和作用還有很多, 因此希望大家在與自身情況結合的基礎上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