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粽子怎樣包的緊

有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在家包粽子吃, 因為自己包出來的粽子要比外面買的好吃很多, 而且更營養, 更健康, 更衛生。 但是包粽子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 如果隨便包的話, 粽子有可能包不牢, 在煮的時候就會散架, 而且在包粽子的時候一定要會用力。 下面就來看一下粽子怎樣包包的緊?

粽子怎樣包才能緊

粽子怎麼包才緊

自己每年包粽子, 慢慢的摸出了一些經驗。 比方說, 婆婆以前吃粽子, 喜歡吃密實、有嚼頭的。 但糯米浸泡後, 包出來的粽子較松、軟, 不合她口味。 後來我嘗試著糯米不泡水, 洗淨、瀝幹水分直接包, 煮的時間長點。 實踐證明這個方法可行, 包出來的粽子, 家人都愛吃。 就連過年時, 我家冰箱裡隨時都可以看到粽子的影子。

如何才能包出緊密、結實、有嚼頭的粽子呢, 可以說, 這也是我多年以來, 自己包粽子摸索出來的經驗吧,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1.糯米不用浸泡, 直接洗淨、瀝幹水分包成粽子

2.粽葉交叉成漏斗狀, 包裹糯米時, 底部頂尖位置容易空著。 用一隻稍尖點的筷子, 輕輕的將糯米壓到頂尖位置。 再裝入糯米, 用右手將糯米壓實, 順勢將粽葉壓住糯米, 包好粽子

3.捆紮粽子一定要牢。

太松的話, 糯米在吸入水分膨脹過程中, 容易撐破粽葉, 不妨多捆紮幾圈

4.沒浸泡過的糯米, 煮的時間比泡過的要長。 根據粽子的大小、材料, 選擇好煮制時間, 一般都不少於1小時, 不然容易夾生

5.沒浸泡的糯米, 在煮的過程中吸入部分水分, 因為捆紮結實,

糯米沒有足夠的空間膨脹, 煮好的粽子緊密、結實、有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