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藥用烏梅與普通烏梅的區別在哪裡?

烏梅也叫酸梅、合漢梅、幹枝梅等叫法, 烏梅可以改善咳嗽, 止吐, 改善牛皮癬等表現。 烏梅看起來是黑褐色的, 吃起來比較酸、澀, 烏梅是屬於性平的食物, 沒有毒。 很多人不瞭解藥用烏梅與普通烏梅的區別在哪裡, 藥用烏梅與普通烏梅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一.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收斂生津, 安蛔驅蟲。 治久咳, 虛熱煩渴, 久瘧, 久瀉, 痢疾, 便血, 尿血, 血崩, 蛔厥腹痛、嘔吐, 鉤蟲病, 牛皮癬, 胬肉。

烏梅的作用

1、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長壽, 就不應該受老化病的折磨。 吃烏梅會刺激腮腺荷爾蒙的分泌, 而這種荷爾蒙能預防老化。 所以從今天開始就每天吃一個烏梅吧。

2、清血

現代人喜歡吃的食物不外是精製食品如精白穀類、精白麵包、精白麵條、精白糖、化學調味料及動物性食物。 吃了這些食物會致使血液裡的毒素劇增, 日子久了, 血液迴圈惡化而產生酸素。 每天吃一個烏梅可幫助清掃血液, 使血液流動量正常化, 排除過量的酸素。

3、增加能量

當血液淨化時, 新陳代謝就增強, 身體自然會恢復能量。 烏梅裡的檸檬酸酸幫助吸收維他命及酵素, 還有能預防疾病及消除疲勞。

4、保護消化系統

烏梅有消毒的功能,

也防止食物在腸胃裡腐化。

5、消除疲勞

當你覺得疲倦時, 在身理上只是因為身體裡過多的酸素致使。 所以當你下班被困在車陣裡, 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時, 覺得累斃了, 建議你吃一個烏梅, 倦意很快就會消除。

6、消除便秘

烏梅裡的蘋果酸把適量的水分導引到大腸, 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7、增進食欲

長期性的無食欲是身體裡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 食欲因為壓力, 吃過量, 也因為肝臟, 胃及大腸的功能不好, 生病後食欲也差了。 若要康復得快, 需要吃東西, 能説明恢復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個烏梅。

8、解酒功能

烏梅對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 在興高采烈歡慶佳節時, 難免會喝多幾杯, 睡醒時頭痛欲裂時, 可嘗試喝一杯烏梅番茶。

做法是這樣的:用一個烏梅, 泡在一杯溫水裡約5分鐘, 然後加入一茶匙番茶葉, 慢慢地喝完。

9、孕婦止吐

很多孕婦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膩食物及甜食, 這是一個自然的反應。 婦女懷孕時, 血液偏酸了, 胃及肝臟功能及能量也減少了。 當身體偏酸時,

鈣質會流失, 所以有些孕婦的牙齒會變的松的, 更有一些孕婦的情緒會上下波動不已, 建議孕婦每日吃一個烏梅來調和。

二.烏梅的藥用價值

1.治痢兼渴:麥門冬100克(去C-)烏梅2個, 加水煎取汁

2。 烏梅肉微炒研為末, 每次6克.消渴.煩悶:烏梅肉徽炒研為末, 每次6克去渣, 再加入豆豉200粒.水煎去渣取汁, 睡前服。

3.菌痢:烏梅18克壓碎, 加香附12克, 水煎。 早晚2次服。

4.久痢滑瀉:烏梅加訶子肉、人參、木香適量, 製成固腸丸服, 或烏梅肉20個, 加水煎, 飯前服.

5.急性胃腸炎:青梅煎汁濃縮成飴糖狀, 製成酸梅膏。 每次3~5克, 加糖, 飯前服。

6.便痢膿血;烏梅去核燒存性, 研末, 每次6克.用米湯送下。

7.無瘀血型月經過多:烏梅、金櫻子各等量, 加水煎熬。 每次服10克左右, 每日3次,

連服7天。

8.風濕性關節炎, 腰疼, 坐骨神經痛:青梅浸酒密封30天以上, 用酒擦患部。 又:飲服可治夏季害痧、腹疼、嘔吐.

9.月經過多, 尿血, 便血:常飲烏梅湯, 可止血收澀。

10.和胃、止嘔、止瀉:青梅250克.泡於白酒內一個月以上。 每日食1匙。

三.烏梅的食用禁忌

青梅味酸, 對牙齒損害較大, 一般宜少食為好。 另外, 有桃養人, 杏傷人, 梅樹底下吃死人”的諺語, 因成熟的梅含氫氰酸。 此物有劇毒, 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