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怎麼消除耳膜鼓漲

很多人感覺耳朵裡面又脹又痛, 其實這種情況在平時想要消除掉, 並不是沒有方法的, 而是要找到正確合理的方式來治療, 一般主要還是用藥為主, 大家需要先瞭解一下耳朵內的構造, 本身會比較特殊, 再加上有的縫隙會很小, 所以在用藥方面會比較難以控制。

鼓膜形態成人鼓膜的長徑約9毫米, 寬約8毫米, 厚約0.1毫米。  鼓膜結構鼓膜雖很薄, 但它的解剖結構有三層(緊張部):

①上皮層與外耳道皮膚相連續。 為複層扁平上皮。

②中層為放射形和環狀纖毛構成, 所以有一定彈性和張力。 為纖維層(外側為放射狀, 內側為輪狀)。 鼓膜上方有一小部分, 沒有中間纖維層, 比較薄而鬆弛, 稱鬆弛部, 而有纖維層的部分鼓膜稱為緊張部。 錘骨柄附於纖維層中間。

③內層為粘膜層, 與鼓室粘膜相延續。 為單層扁平上皮和薄層疏鬆結締組織構成。

鼓膜穿孔後, 外層上皮層和內層粘膜層能夠再生, 中層無再生能力。 鬆弛部鼓膜缺少中層。

錘骨柄自上而下地嵌附於鼓膜上, 上於鼓膜中央, 因而向內牽拉鼓膜, 使之呈漏斗狀, 很像收音機的揚聲器, 其中央凹陷處, 稱為鼓膜臍部, 由臍向上稍向前達緊張部上緣處有一灰白色圓點狀小突起,

稱錘凸, 即錘骨短突頂起鼓膜部位, 臨床稱錘骨短突。 錘凸乃錘骨短突將鼓膜頂起所致。 在鼓膜表面, 由臍與錘凸之間有一由前上斜向後下的白色條紋, 系錘骨柄移行於鼓膜內所形成, 稱錘紋。 經紋之末端恰在鼓膜之中央部, 稱臍部。 在臍部之前下方由臍向前下達鼓膜邊緣一三角形反光區, 稱光錐。 光錐乃由投射到鼓膜之光線反射所致, 在鼓膜形態有改變時, 光錐的形態及位置常隨之而變化。

在錘凸之前及方各有一皺襞, 其前者稱前襞, 後者稱後襞。 在此襞之上方, 鼓膜較鬆弛 , 稱鬆弛部, 直接附著於顳骨鱗部。 在其下方為緊張部, 借鼓環嵌於鼓骨之鼓溝內。

為了臨床記錄的需要, 常將鼓膜分為四個象限, 即沿錘骨柄作一假想直線, 另經鼓膜臍作一與其垂直相交的直線, 便可將鼓膜分為前上、前下、後上及後下4個象限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