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百合病的偏方

百合病是一種能使精神不佳的疾病, 其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是陰虛內熱型, 二是心肺氣虛型。 這兩種類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精神不振, 行動異于常人。 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卻又不容易醫治, 因此尋求偏方醫治百合病成為多數患者願望。 下面我們總結了幾種偏方供大家選擇:

1、主方百合地黃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百合、生地黃各30克, 生牡蠣20克, 花粉、石斛、糯稻根各15克, 知母12克, 浮小麥30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2、單方驗方甘百梔地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處方:炙甘草9克, 浮小麥30克, 大棗7枚, 炙百合12克, 生地黃15克, 首烏藤18克, 雞子黃2個(分沖), 梔子6克, 淡豆豉12克, 蓮子心3克, 郁金12克, 石菖蒲9克。 水煎服。 痰熱內擾型【證見】精神、行動、飲食皆失常態, 頭痛而脹, 心中懊膿, 臥寢不安, 面紅, 舌尖紅。 苔薄黃微膩, 脈滑數。

治法:清化痰熱

3、主方黃連溫膽湯(孫思邈《千金方》)加減

處方:黃連10克, 法半夏12克, 陳皮6克, 竹茹2克, 枳實9克, 茯苓12克, 知母10克, 瓜蔞仁10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頭痛者加菊花12克;熱盛傷陰者加百合、生地黃各20克。

4、單方驗方除痰安寐湯(許成吉等《中國當代名醫名方精選》)

處方:北柴胡、法半夏、炙青皮、枳實、龍膽草、梔子各10克, 淡黃芩、竹茹各12克, 制南星6克, 珍珠母60克(先煎), 礞石30克(先煎), 合歡皮15克, 夜交藤、葛根各30克。 水煎服。

心肺氣虛型

5.主方甘麥大棗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合生脈散(李杲《內外傷辨惑論》)加減

處方:浮小麥30克, 大棗5枚, 黨參15克, 麥冬12克, 五味子6克, 百合20克, 茯神15克, 酸棗仁12克, 龍齒(先煎)30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在使用偏方的時候一旦出現不良症狀, 請立即停用, 並到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 以確保萬無一失。 以上便是本文敘述的幾種針對百合病的偏方,

在治療時應該注意的是患者儘量放鬆心情, 積極地心態對於治療也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