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中醫養生 吃中藥的六種禁忌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還是有很多人相信中醫養生, 但是中醫並不是萬能的, 你知道吃中藥的禁忌有哪些嗎?喝中藥能喝茶嗎?不懂的趕緊來看看吧,

這不是鬧著玩的!

吃中藥的六大禁忌

1、忌生冷

吃中藥期間對各種生冷食物也因該儘量避免食用。 中醫指出, 生冷食物性多寒涼, 食用後非常難以消化。 而且生冷類食物在食用後還具有刺激腸胃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馬上吃中藥的話將會嚴重刺激胃腸道, 從而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 因此要特別注意, 在治療“寒症”服中藥如溫經通絡、祛寒逐濕藥時要避免吃生冷類的食物。

2、忌蘿蔔

專家提醒, 不管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 在服藥期間都應該儘量避免吃蘿蔔, 否則的話藥性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很多人之所以會服用了大量藥物後病情沒有起色, 與飲食不當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尤其是在吃中藥的時候更不能吃蘿蔔,

當然除了一些服理氣化痰的藥物外。 之所以在此期間不能吃蘿蔔, 是由於蘿蔔有消食、破氣等功效, 尤其是在服用人參、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時。

3、忌辛辣

各種辛辣的食物對於正在服用中藥的人群而言同樣是靠需要忌口的, 否則的話不僅會削弱藥性, 甚至還會與中藥反應從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中醫指出熱性辛辣食物性多溫熱, 耗氣動火, 因此在服用清熱敗毒、養陰增液、涼血滋陰等中藥的情況下應該儘量避免這類食物, 或者癰瘍瘡毒治療期間也應該儘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4、忌油膩

各種油膩的食物在服用中藥期間同樣要忌口, 中醫指出油膩食物性多粘膩, 並且還有助濕生痰、滑腸滯氣的特點。

食用後會與藥物混合並且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 從而降低療效。 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高血壓、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 在平時生活中更應該少吃這類食物。

5、忌發物

此類食物均為動風生痰助火之品, 由於疾病對食物選擇程度的大小不同, 其“發”亦有異。 此類食物有蘑菇、香蕈、筍、芥菜、南瓜、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等。 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患者當禁吃公雞肉、豬頭肉;疔、癤、瘡、癰等皮膚疾患者, 當禁吃香蕈、蘑菇、筍、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 否則會加速紅腫、生膿;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 因南瓜含有糖分, 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 對胃腸有刺激。 鑒此, “發”者,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有促進疾病惡化之意。

6、忌腥膻

一般中藥均有芳香氣味, 特別是芳香化濕、芳香理氣藥, 含有大量的揮發油, 賴以發揮治療作用, 這類芳香物質與腥膻氣味最不相容。 若服用中藥時不避腥膻, 往往影響藥效。 如魚、蝦、海鮮腥氣, 牛羊膻味。 對那些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瘡癤、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皮炎患者, 在服用中藥期間必須忌食腥膻之物。

冬季進補中藥

1、人參

人參味甘、微苦, 性平。 歸脾、肺、心經。 人參裡面含有人參皂貳、人參酸、揮發油、維生素B1、維生家B2等物質。 另外, 它裡面還含有糖類、膽鹼、煙酸。 這些成分可以發揮大補元氣, 補脾益肺, 甯神益智, 生津止渴的作用。 還能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 同時也能加強抑制過程, 提高腦力勞動的工作效力。

2、阿膠

阿膠為黑驢皮經過漂泡去毛後,

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 本品味甘、性平, 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調經安胎等作用, 為歷代喜用的滋補珍品。 《水經注》即有“歲常煮膠, 以貢天府”的記載, 因此有貢膠之稱。 《本草綱目》更是將其稱作“聖藥”。

3、當歸

當歸味甘、微辛, 性溫。 人心、肝、脾經。 當歸含揮發油、蔗糖、維生素B12、維生素A類物質、棕擱酸、硬脂酸、不飽和油酸、亞油酸, p—穀舀醇等。 有補血和血, 調經止痛, 潤燥滑腸的功效。 具有調節子宮收縮、保肝、鎮靜、抗維生素E缺乏症及抗菌作用。 常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崩漏、血虛頭痛、眩暈、腸燥便難等症。

4、黃芪

黃芪補氣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 適用於自汗、盜汗、浮腫、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黃芪有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應,

又有性激素作用, 還可調整血壓和固表止汗。 每天以100克燉雞喝湯。 黃芪利尿, 同時也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症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