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養生 胃炎的人要注意飲食
養生應注意季節的變化, 在春季有春季的養生方法。 在飲食方面的講究也大不相同, 為全年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應多注意春季時節的養生。

春季養生
多甘少酸是飲食原則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 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 以養脾氣”。 指春天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 多吃點甘味的食品, 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
中醫認為, 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 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 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 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 而酸味入肝, 其性收斂, 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 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 這正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復發的原因之一。
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
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 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 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除了大棗和山藥之外,
另外,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春季多風乾燥, 很多人常被咽喉疼痛、口臭、便秘等“上火”的症狀困擾。 適當多吃點養陰潤燥的食物, 如蜂蜜、梨、香蕉、百合、冰糖、甘蔗、白蘿蔔等, 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春季養生小常識
有胃炎的人更要注意飲食
春天是各種慢性胃炎、胃潰瘍、膽結石、肝炎等疾病最容易復發的季節。
對於患有膽結石和肝炎的人而言, 春天在飲食方面除了要注意遵循“省酸增甘”和“養陽”的原則外, 還應該少吃油膩的食物, 以防肝膽疾病復發。

滋陰潤燥食譜
蜂蜜蘿蔔汁:白蘿蔔500克, 洗淨去皮切碎, 榨汁備用。 每次取60毫升蘿蔔汁, 加入20—30克蜂蜜調勻服用, 每日3次。
蜜蒸百合:百合50克, 蜂蜜50克。 將百合洗淨, 脫瓣, 浸清水中半小時後撈出, 放入碗內, 加入蜂蜜, 隔水蒸約1小時即成。
蜜餞雪梨:雪梨500克, 洗淨去果柄、果核, 放在鍋內, 加水適量, 煎煮至七成熟爛。 水將耗幹時加水適量、蜂蜜250克, 再以小火煎煮熟透, 收汁即可。 待冷, 放瓶罐中儲存備用。 這種食物有良好的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百合蓮子粥:取幹百合、蓮子、冰糖各30克, 大米100克。 將蓮子清洗乾淨, 置於水中泡發。 幹百合、大米分別淘洗乾淨後, 與蓮子一同放於鍋中, 加水適量, 先用旺火燒開, 再用小火熬煮, 待快熟時加入冰糖,
百合花山藥粥:取百合花10克, 山藥30克, 大米30克, 冰糖適量。 將山藥清洗乾淨, 削去表皮, 切成薄片。 大米淘洗乾淨後與山藥一同入鍋, 加水煮粥, 粥快熟時加入洗淨的百合花。 當粥煮至兩次開沸後, 放入冰糖, 冷卻後即可食用。
甘味和溫性的食物最適合春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