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時間越長,中藥藥效越好?
湯劑是藥物劑型之一, 又稱湯液。 用藥物煎湯, 去渣取藥汁而成。 湯劑具有吸收快, 作用強的優點, 故有“湯者, 蕩也。 ”又可根據臨床具體病癥靈活處方, 故臨床上應用最廣。 《圣濟經》載:“湯液主治, 本乎腠理, 凡滌除邪氣者, 用湯最宜。 傷寒之治, 多先用湯者以此。 ”《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 全用湯法, 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 ……卒病賊邪, 須湯以蕩滌。 ”
其實, 中藥煎煮是中藥飲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 而當煎到飲片本身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時, 這種擴散運動就停止了。 此時如果再繼續煎煮, 以求“又濃又少”,
此外, 長時間煎藥還容易煎煳, 過分濃縮的藥汁會加重苦味, 給患者服藥帶來困難, 服藥后會產生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因此, 為使中藥發揮應有的效力, 要按常規煎煮一定時間, 根據藥物的性質來煎煮。 多數情況下, 各種類型的湯劑均應兩煎為宜, 湯藥煎好后, 應趁熱濾過, 榨干, 盡量減少藥渣中煎液的殘留量。
含有揮發成分的藥物, 如薄荷、蘇葉、藿香、佩蘭等不需要久煎, 一般是后下, 且在煎煮過程中防止有效成分揮發,
所以, 大家一定要注意, 中藥煎煮時間應遵循醫囑, 視藥物種類和疾病性質而定, 并不是煎煮時間越長藥效越好。 (王文)
[ 責編:王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