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盲目秋凍損健康 健康秋凍有技巧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保健防病的諺語, 其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 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 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 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入秋後, 許多人不太重視保暖, 盲目進行“秋凍”, 一些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和兒童就很容易在此時患上呼吸道疾病。 “秋凍”看似簡單, 如何“凍”得合理、“凍”得適度、“凍”得健康, 大有學問。

初秋是“秋凍”的最佳時機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凍九捂四”指的是在乍暖還寒的4月不要急於減少衣服, 不妨捂一捂;相反到了9月不必急於增加衣服, 不妨凍一凍。

“秋凍”可以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地過渡到秋涼, 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抗寒能力, 這樣的防寒鍛煉能提高人體的抗禦機能, 從而激發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 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初秋, 雖然氣溫開始下降,

卻並不寒冷, 這時是開始“秋凍”的最佳時期, 最適合耐寒鍛煉, 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 只有在夏末秋初開始“秋凍”, 才能自然過渡到對秋涼和冬寒的機體調節, 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在日夜溫差變化不是很大的初秋, 無須急忙加衣, 適當“凍一凍”無妨, 並可適當延長“秋凍”的時間, 但在夜間睡覺時要適當蓋些被子, 以免受涼。

晚秋溫差大“秋凍”需慎行

在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晚秋, 切勿盲目“秋凍”, 由於此時, 強冷空氣不斷入侵, 氣溫驟降, 氣溫變化幅度大, 不能一味強求“秋凍”, 否則不但對健康無益反而會引發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此時要適當增減衣服, 以防感冒。

“秋凍”並非人人適宜, 青壯年包括體質較好的老年人和小孩最好不要早添厚衣,

這樣有利於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 抵抗能力較弱的老年人和孩子自身調節能力差, 遇冷抵抗能力下降、禦寒能力減弱、身體很快會發生不良反應, 誘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應注意氣溫變化而適當增加衣服。 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凍”得適度。


如何“秋凍”有益健康

“秋凍”不僅是停留在穿衣上, 適當的活動鍛煉對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極有好處。 不同年齡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 不論何種活動, 都要注意一個“凍”字, 切勿搞得大汗淋漓, 讓寒氣通過排汗而擴張的毛孔入侵到人體, 當周身微熱, 出汗即可停止。 如果要進行冷水浴鍛煉, 建議整個秋季都要進行, 不要間斷。
五類人要遠離“秋凍”
雖然適當的“秋凍”對人體有益, 但是有5類人應遠離“秋凍”:

1、心血管疾病患者

人體要抵抗低溫就必須把血液從皮下血管輸送到身體內部, 這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搏動加快, 從而加重心臟負擔, 加重心臟缺血、缺氧,

造成冠狀動脈痙攣, 附壁血栓脫落, 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

2、潰瘍病患者

人體受寒冷刺激後, 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 胃酸分泌旺盛, 導致胃痙攣, 使原有的潰瘍病復發, 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

3、腦血管疾病患者

人體受寒冷刺激後導致交感神經興奮, 全身毛細血管收縮, 外周阻力加大, 血壓升高, 容易引發腦出血或腦血栓形成。

4、慢性肺病患者

秋季的寒冷空氣會對呼吸道產生不良刺激, 引起過敏反應, 誘發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的痙攣, 造成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復發或加重。

5、關節炎患者

風寒濕邪是造成關節病變的主要誘因, 寒性凝滯, 使氣血運行不暢, 不通則痛。 因此, 這類病人, 從秋季開始就應該注意腿部的保暖,

不適合“秋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