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下消化道出血離自己很遠, 話雖不錯, 但是如果你不注意保護自己, 那麼下消化道出血立馬就會來光顧你。 那麼極有可能就會一命嗚呼了, 大家一定要當心。

應按不同病因制定治療方案, 在未能明確出血的原因時, 應先給予抗休克等支持療法。 患者絕對臥床休息, 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及末梢迴圈灌注情況, 準確記錄黑糞或便血次數、數量, 定期複查血紅蛋白、紅細胞數、紅細胞壓積、血尿素氮、電解質和肝功能等。 補充全血, 使血紅蛋白不低於10g/dl、脈搏每分鐘在100次以下。

一、手術治療經過檢查已基本弄清出血的部位和病因,

進行針對性處理。 手術的目的首先是控制出血, 在病人全身情況和局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 可對病變部位作較徹底的外科手術。 盲目剖腹探查下消化道出血的失敗率可達60~70%, 且在術中切開腸管, 逐段尋找出血來源, 腹腔污染嚴重, 有時仍遭失敗, 應嚴格掌握剖腹探查指征。

二、介入放射學治療多配合選擇性血管造影時進行。

1、加壓素動脈內滴注選擇性血管造影顯示造影劑外溢時, 即在該處經動脈導管滴入加壓素, 首次劑量為0.2μ/min, 在灌注20分鐘後複查血管造影, 以明確出血是否停止。 如出血已停止, 繼續用前述劑量維持12~24小時, 然後逐漸減量直至停用, 屆時在導管內滴注右旋糖酐或複方氯化鈉溶液以資觀察,

確無再出血現象即可拔除血管造影導管。 如出血不止, 增加加壓素劑量至0.4μ/min, 仍無效者應放棄加壓素治療, 一般統計其有效率可達53~91%, 與出血的血管口徑大小有一定的關係, 加壓素直接作用於血管壁的平滑肌, 特別是末梢小動脈, 故對口徑較大的血管出血效果較差。 加壓素治療有一些副作用, 如用藥後心動過緩、誘發心律失常等, 近也有報導併發乙狀結腸梗塞, 或因加壓素返流入主動脈而引起一側下肢嚴重缺血的情況, 加壓素的濃度不宜太高。

2、動脈栓塞療法可採用各種不同的短暫或永久性的栓塞材料, 如對於潰瘍、糜爛、憩室或外傷性撕裂等可採用短暫性的栓塞劑止血, 經一定時間後一時性栓塞的血管再通,

以減少對栓塞部位不必要的損害;而對動靜脈畸形、血管瘤、毛細血管瘤或靜脈曲張等可採用永久性栓塞劑。 短暫性栓塞劑有自體凝血塊和明膠海綿, 前者在數小時至1天內被溶解吸收, 後者可維持7~21天左右。 永久性栓塞劑有PVA粒子和金屬線圈, PVA粒子直徑大於420μm者用於腸道出血未見腸缺血壞死發生, 但直徑小於250μm的PVA粒子用於栓塞則有相當的危險性。 至於多聚物、矽膠及無水酒精可阻塞末梢血管而引起腸管缺血壞死, 一般不用於腸道出血病例。 雖然栓塞治療仍有發生梗塞的可能, 但不少作者認為這一治療可幫助不能耐受手術的病人渡過危險期, 待病況好轉後再進行擇期手術, 動脈栓塞的使用仍應謹慎。

三、止血劑的使用可靜脈注射維生素K1、對羥基節胺等, 也可經靜脈滴注加壓素, 劑量同動脈滴注。

四、局部止血治療在纖維結腸鏡所及的範圍內, 對出血病灶噴灑腎上腺素、高鐵止血劑, 也可用高頻電凝、冷凍或鐳射止血。 在某些腫瘤病灶, 冷凍或鐳射光凝不但可予暫時止血, 也能作為姑息性治療的手段。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大家不瞭解的事情, 下消化道出血的預防知識, 那麼通過今天的文章, 大家應該知道, 以後再出現餓的情況, 需要謹慎的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