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消化道穿孔

文章導讀

在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因為一些小細節或者一些飲食方面的錯誤, 而導致我們的胃部發生嚴重的損壞, 當損壞的程度超過身體的負重時, 胃部承受不了壓力, 就會破穿, 這就是所謂的胃穿孔, 也就是消化道穿孔。 胃穿孔對身體的危害是極大的, 處理的不好, 很可能會導致一些併發症的發生。

胃穿孔其實是屬於消化道潰瘍病的一種, 也是最嚴重的其中的一種。 胃穿孔主要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 患者大多是由於快速地飲食而導致消化道穿孔。 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消化道穿孔方面的有關知識。

病人的胃穿孔主要是暴飲暴食所致, 暴飲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 而很容易誘發胃穿孔。 胃穿孔治療不及時就可死亡。 潰瘍病人進食不能快, 要細嚼慢嚥, 平時也不能過饑。 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食品, 如辣椒、胡椒、濃茶等要避免,

同時戒煙、酒。 疼痛劇烈時可進食一段時間豆漿或牛奶等, 吃多餐, 每天5~8次, 病情好轉後可改稀飯和麵條, 逐步回到正常飲食。

胃穿孔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性潰瘍。 由於潰瘍不斷加深, 穿透肌層, 漿膜層, 最後穿透胃或十二指腸壁而發生穿孔。 穿孔後可發生幾種不同後果。 如穿孔前潰瘍底已與胰肝等鄰近臟器發生粘連, 形成穿透性潰瘍, 此為慢性穿孔, 少數病例潰瘍底與橫結腸粘連, 穿孔後形成胃結腸瘺。 以上兩種情況大多發生在胃, 十二指腸後壁潰瘍穿孔, 如潰瘍穿孔後迅速與大網膜或附近臟器發生粘連, 則可穿孔周圍形成膿瘍。

消化道穿孔的注意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

會加重消化道負擔, 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 還會使血脂增高, 對健康不利;

2.少吃醃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 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規律飲食:研究表明, 有規律地進餐, 定時定量, 可形成條件反射, 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 更利於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 每日3餐定時, 到了規定時間, 不管肚子餓不餓, 都應主動進食, 避免過饑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7.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 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 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 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

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 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 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煙, 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 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 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 應少飲酒, 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 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 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 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 因此, 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大家能夠嚴格按照上面介紹的來做的話, 應該就不會患上消化道穿孔等疾病, 還有就是在注意上述注意點的同時, 患者要保持一份良好樂觀的心情和對於疾病治療的積極的心態,

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治好消化道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