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找准證候,用准地黃巧補腎

 

找准證候, 用准地黃

無論是補腎陰虛, 還是補腎陽虛, 都需要在辨清陰陽的同時, 找准其針對的不同證候, 才能進一步選准、用准地黃。

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歸芍地黃丸、明目地黃丸、七味都氣丸都是補腎陰虛的, 它們有何不同, 如何選擇?

 

這幾種地黃丸都發源於六味地黃丸, 各自都有不同的針對人群。

知柏地黃丸又名知柏八味丸, 由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組成,

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 常用于治療陰虛火旺證。 在具有腎陰虛證同時, 又出現手足心熱、陣陣發熱、睡著時出汗、遺精等症狀時, 可用該方。

杞菊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組成, 具有滋腎養肝明目的作用, 主要適用于肝腎陰虛, 伴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眼睛乾澀症狀者。

 

麥味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組成, 具有滋補肺腎、納氣平喘的作用, 適用于肺腎陰虛, 伴喘咳者。

歸芍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當歸、芍藥組成, 既能滋補腎陰, 又能補血, 適用于陰虛血少, 有頭暈眼花、虛熱、睡著時出汗、兩肋脹痛等症狀者。

明目地黃丸出自明代《萬病回春》。 由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煆石決明而成, 具有滋陰補血、明目退翳的功效, 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

 

另有一種明目地黃丸(見中醫眼科醫著《審視瑤函》), 是由六味地黃丸加酒洗生地、當歸身、乳蒸茯神、柴胡、五味子組成, 主治目脹痛、瞳散神昏等疾患, 現在多用於治療眼科疾患, 如近視、瞳孔散大、角膜軟化症等。

七味都氣丸由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而成, 原方載于清代張璐所著《張氏醫通》。 具有滋陰、補腎、納氣、斂肺的功效。 常用於治療腎虛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