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孕婦靜脈曲張危險嗎

妊娠期婦女由於子宮增大, 後傾及腹腔內壓增高, 可對腹腔靜脈形成壓迫, 使靜脈內壓升高, 阻礙下肢靜脈回流。 加之妊娠中晚期血量增加, 活動減少, 使得靜脈壁變薄, 易擴張, 尤以下肢淺靜脈變化為著。 這些不利因素使得妊娠期婦女成為下肢靜脈曲張的好發對象, 患病率明顯高於未妊娠婦女。

2、孕婦靜脈曲張病發部位

妊娠期下肢靜脈曲張的病變局限, 多以踝部和小腿部淺靜脈曲張為主, 且曲張程度為輕。 主要表現為小腿及踝部淺靜脈擴張、蜿蜒、迂曲, 一般不會出現肢體腫脹及皮膚營養性變化, 分娩後, 子宮復原, 腹內壓下降, 下肢靜脈曲張可以不同程度緩解或消失。

3、孕期靜脈曲張併發症

孕婦產生靜脈曲張症狀加劇要當心併發症的出現。

孕婦在妊娠期的靜脈曲張多見於下肢靜脈, 一般有病理性和繼發性兩種:病理性可由先天性靜脈管薄弱引起,

也可由於長期局部靜脈壓增高所致, 常見於長期站立的工作者;繼發性是盆腔內妊娠子宮等壓迫骼外靜脈, 引起的下肢靜脈曲張。

4.孕期靜脈曲張治療方法

(1)對妊娠期靜脈曲張的治療無需大動干戈進行手術治療。 主要在於適當增加妊娠期活動,

避免過久站立、久坐少動, 以改善下肢血液迴圈, 預防及減輕靜脈曲張。

(2)另一項重要措施是人為改善下肢血液迴圈, 使下肢水腫減輕, 因曲張的靜脈引起的疼痛和不適得以緩解, 防止靜脈曲張程度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