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常按摩下肢四大穴位 強體養生防病祛病功效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健康康的沒有疾病。 然而身體總是對美好的願望“作對”, 時不時地惹上小毛病。 傳統中醫認為, 其實按摩穴位是很不錯的保健方法, 常按摩下肢的4大穴位具有很好的強體養生、防病祛病功效。 那麼我們就每天抽空點時間按摩以上穴位, 以強體養生, 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湧泉穴

動作要領:將左腳放到右膝上, 右拇指按壓左湧泉穴, 雙腳輪換各按摩5分鐘以上, 以搓熱為好。

取穴方法:五個足趾背屈曲, 足底掌心前面(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處)正中之凹陷處。

作用:清熱開竅, 滋陰降火, 交通心腎。 可治高血壓、心絞痛、口腔潰瘍、糖尿病、鼻炎、頭痛等症, 還可防病強身、降壓、安眠。

足三裡穴

動作要領:雙手握拳, 以曲骨處敲打穴位。 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 須用力, 以感麻脹為度。 按揉、敲打5分鐘以上為好。

取穴方法:屈膝成90°, 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橫指距脛骨外一橫指處。

作用:調理脾胃, 調補氣血, 疏通經絡, 扶正培元, 是治療胃腸疾病的重要穴位。 常按此穴可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還可改善心臟功能、調節心律, 提高防禦疾病的能力。

命門穴

動作要領:兩手相互搓熱, 兩手依次在命門穴上下來回搓熱,

可做2~3分鐘。

取穴方法:由肚臍中做線環繞身體一周, 該線與後正中線之交點就是命門穴。

作用:有培補腎陽、通利腰脊的功能, 能壯腎補虛, 溫補脾陽。 可治療腰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等症。

太沖穴

動作要領:用手大拇指按揉兩太沖穴3~5分鐘。

取穴方法:由第一二趾間縫向足背上推,

至二骨聯合前緣凹陷中即是穴。

作用:清肝瀉火, 舒肝解鬱, 調經和血, 疏肝理氣, 是治療肝病的特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