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清明前後 當心“暖後炮”

自3月起, 長江以北的供暖區陸續開始停暖了。 每年停暖後, 都會有不少心血管病、過敏、風濕病等慢性病患者舊病復發, 不得不入院治療。 有人形象地說, “這就像象棋裡的‘馬後炮’, 看似姍姍來遲, 實則威力無窮。 ”因為停暖引發的身體不適, 也被一些北方人稱為“暖後炮”。

春季氣溫變化大, 來自北方的冷空氣時不時帶來倒春寒。 一早一晚氣溫較低, 有些人中午被熱得減了衣服, 三四點鐘又被凍得瑟瑟發抖。 北方大部分地區每年的停暖時間都在早春, 大約還需要15~20天才能達到人體適宜溫度。 此時, 人體難以快速適應變化的溫度,

就容易刺激心腦血管, 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突發事件。 停暖後, 不僅早晚溫差大, 室內外溫差更大, 忽冷忽熱的環境讓人體難以隨外界環境而迅速適應, 此時就容易誘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也有可能使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患者原有的病情加重或惡化。 心肺功能較弱或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 還可能因冷空氣入侵而引發鼻塞等問題。 另外, 陽春三月, 柳樹長出新芽, 花兒紛紛盛開, 加上空氣乾燥、風大, 花粉、柳絮等過敏原隨風傳播, 容易誘發過敏性哮喘、蕁麻疹以及皮膚過敏等過敏性疾病。

在北方剛停暖的這段時間裡, 北方居民要格外注意身體。 首先, 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 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

不要過早脫掉棉衣, 每天出門前根據天氣預報增減衣物, 尤其要注意足部和腰部保暖。 其次, 不要過早把棉被換下, 當然被子也不宜過厚, 以免晚上踢被子進而受涼。 研究表明, 被子裡的溫度在28℃~30℃最理想, 但這個標準很難掌握, 通常以身體暖和但又不出汗為宜。 再次, 停暖後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8℃以上。 房間的陰面與陽面也存在較大溫差, 建議中老年人停暖後少在陰面房間停留, 多在陽面房間休息。 在陰面房間工作和休息時, 不妨打開“小太陽”或暖風機。 若出現眩暈、心悸、心跳加速等表現, 應及早就醫。

針對可能出現的過敏問題, 北方居民可以多用濕拖布擦地, 防塵除灰, 還能保持足夠的濕度。 家中最好不要使用地毯等容易藏灰的物品。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很多人感覺初春較冷, 就喜歡“宅”在家裡, 這對健康十分不利。 建議老人、小孩適度參加室外活動, 不妨帶孫子孫女去郊區踏青。 飲食方面, 可適當吃些熱性食物, 如牛羊肉等。 同時要多喝水, 每天控制在1500~2000毫升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