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莖蓼的功效與作用
卷莖蓼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 卷莖蓼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 那麼卷莖蓼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別名】 烙鐵頭、蕎麥葛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卷莖蓼的全草。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 長20-100cm。 莖纏繞, 細弱, 有不明顯的條紋, 粗糙或疏生柔毛。 葉互生;葉柄長達3cm;托葉鞘短, 斜截形, 先端尖或鈍圓;葉片卵形, 長3-6cm, 寬2-5cm, 先端漸尖, 基部寬心形, 無毛或沿葉脈及邊緣疏生短毛。 穗狀的總狀花序, 頂生或腋生, 苞片卵形;花排列稀疏, 淡綠色;花被5深裂, 裂片在果時稍增大, 有時有凸起的肋或狹翅;雄蕊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田邊或路旁。
【化學成份】 卷莖蓼根中含有香豆精(coumarin)。 葉和花中含槲皮素(quercetin), 山萘酚(kaempferol), 金絲桃甙(hypero-side, hyperin), 槲皮甙(quercitoside), 篇蓄甙(avicularoside, avicu-larin), 芸香甙(rutin)。 葉和果實中含有2, 6-二羥基苯甲酸(2, 6-dihydroxybenzoic acid), 咖啡酸(caffeic acid), 綠原酸(chlorogenicacid), 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 其種子中含亞油酸(linole-ic acid)。 另外還含有氨基酸。
【藥理作用】 以含5%和20%卷莖蓼種子的飼料對Wistar大鼠進行為期38日的毒性試驗, 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有明顯的肝損傷, 伴有生化指標異常, 如血清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血漿總蛋白和血漿白蛋白水準變化等。
【性味】 辛;性溫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 主消化不良;腹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12g。
【摘錄】 《中華本草》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卷莖蓼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 能夠治療一些疾病, 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 的確是健康養生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