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涼拌小竹筍的做法有哪些呢

竹筍是地上長的食物, 與竹子有區別, 當然竹子剛發出時也是可以做成竹筍的, 竹筍的類型有很多, 類型不同其味道會有影響, 吃竹筍必須是嫩的時候吃, 當竹筍老了後是咬不動的, 營養也會降低很多, 竹筍有大小之分, 其做菜方法都是相似, 我們可以涼拌小竹筍, 其做法也是簡單多變的, 那麼涼拌小竹筍的做法有哪些呢?

做法一

主料:

綠竹筍2支:適量、美乃滋適量:適量

做法步驟:

1. 取一鍋放入以洗淨的綠竹筍, 再加入足夠淹過綠竹筍的水, 蓋上鍋蓋, 以大火煮沸後, 轉小火煮約30分鐘, 熄火再燜約10分鐘待涼。

2. 將作法1的綠竹筍放入保鮮盒中, 再放入冰箱冰涼備用。

3. 食用時, 取出作法2的綠竹筍去外殼, 修掉邊緣切塊狀, 淋上美乃滋即可。

做法二

原料:

木耳、黃瓜、竹筍、辣椒油、鹽、醋、香油。

製作方法:

1.木耳、黃瓜備用。

2.黃瓜洗淨, 切絲。

3.竹筍切片。

4.焯水備用。

5.木耳洗淨, 切成小塊焯水備用。

6.黃瓜絲擺盤。

7.擺上黑木耳。

8.三種原料處理好後, 擺盤, 倒上適量的鹽, 醋, 辣椒油和香油即可。

小貼士:

竹筍一年四季皆有, 但惟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 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 均鮮嫩清香, 是人們喜歡的佳餚之一。 竹筍是竹竿的雛形, 縱切面可見中部有許多橫隔和周圍的肥厚筍肉, 筍肉又被筍籜包裹著。 筍肉、橫隔及筍籜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 毛竹鞭抽生後3~6年為發筍盛期, 冬季可挖冬筍, 清明前後開始採收春筍, 早竹的春筍品質比毛竹佳。 麻竹、綠竹等叢生型竹栽植兩年後開始收筍, 每年4~11月為採收期, 7~8月為盛收期。 竹筍的筍頭剛露出土面為採收適期, 過遲採收, 纖維多、具苦味。 竹筍, 又稱玉蘭片, 在一年中,

冬、春、夏三季均可吃到鮮筍。

鮮筍含水量高, 毛竹春筍含水量為90%, 冬筍為85%, 屬鮮嫩食品, 不耐貯藏和長途運輸。 作為蔬菜, 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 其味清香鮮美, 而被視為菜中珍品。 竹筍不能生吃, 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 味道不好, 但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 竹筍可做湯, 也可燒菜, 能做出許多美味佳餚。 如竹筍鯽魚湯, 竹筍燒豬肉, 竹筍煮白粥, 還把竹筍製作成筍乾、玉蘭片及罐頭等。

涼拌小竹筍的做法是按照佐料的搭配來的, 我們會選擇不同口味的涼拌小竹筍, 做涼拌菜時我們可以不放蒜, 雖然放蒜味道會更好些, 但是會影響小竹筍的口感。 小竹筍除了涼拌外還能做出很多菜肴, 比如雞肉燉小竹筍、小竹筍炒肉等, 按照大家的口味變化能做出很多菜肴,

都是極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