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時節:北吃餃子 南吃湯圓
有一句民謠是這麼說的,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要說這冬至可是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在北方, 冬至這天吃餃子, 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留下的。 據說當時張仲景辭官回鄉正是冬季, 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饑寒交迫, 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便讓其弟子支起大鍋, 在冬至那天用麵包成耳朵樣的一種叫“嬌耳”的東西煮熟給大家吃, 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 包成食物, 也叫“餃子”。 不僅如此, 在冬至這一天, 很多地方還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慣。 相傳, 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狗肉, 覺得味道特別鮮美。 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
而在南方則是煮湯圓、吃米團和長線面的習俗, 一到冬至, 那真是“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有的地方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在養生學上來講,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氣始於冬至”。 養生的重點要注意少量多餐、戒怒戒躁, 保持心情舒暢, 注意合理用腦, 防止過度疲勞, 同時要注意加強身體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