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一起身就頭疼?

頭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 引起頭疼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 有些人一起身就頭疼, 這種情況可能就是血壓或者是頸椎病引起的頭疼, 如果是血壓低的話, 可以口服藥物來改善血壓, 頭疼的症狀會慢慢恢復, 平時多注意休息, 如果是頸椎病引起的, 平時最好不要長時間的低頭, 沒事多看看遠方。

頭疼是最明顯的高血壓的症狀表現

1、頭疼:部位多在後腦, 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若經常感到頭痛, 而且很劇烈, 同時又噁心作嘔, 就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信號。 2、眩暈:女性患者出現高血壓的症狀較多, 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有所感覺。 3、耳鳴:雙耳耳鳴, 持續時間較長。 4、心悸氣短: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這些都是導致心悸氣短的高血壓的症狀。 5、失眠:高血壓的症狀多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易驚醒。

這與大腦皮質功能紊亂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6、肢體麻木:常見手指、腳趾麻木或皮膚如蟻行感, 手指不靈活。 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麻木, 還可能感覺異常, 甚至半身不遂。

針對於高血壓疾病應該怎樣進行預防

一、適量運動:運動對高血壓的重要性:有句話說:“年輕時,

用健康換取金錢, 年老時, 用運動換取健康, ”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 並能增強肌肉, 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 運動能增加食欲, 促進腸胃蠕動, 預防便秘, 改善睡眠, 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 才會有幫助, 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 如散步, 慢跑, 太極拳, 騎自行車和游泳都是有氧運動。

二、飲食習慣: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攝入, 提倡吃複合糖類, 如澱粉, 玉米, 少吃葡萄糖, 果糖及蔗糖, 這類糖屬於單糖, 易引起血脂升高。 限制脂肪的攝入, 烹調時, 選用植物油, 可多吃海魚, 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 能使膽固醇氧化, 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 還可延長血小板的凝聚, 抑制血栓形成, 防止中風, 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 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 防止血管破裂, 防止高血壓併發症有一定的作用。 適量攝入蛋白質, 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 每週吃2-3次魚類蛋白質, 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
增加尿鈉排出, 從而降低血壓, 如高血壓合併腎功能不全時, 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三、心理平衡: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 易怒, 情緒不穩, 這些又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 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培養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 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 焦慮, 遇事要冷靜, 沉著;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 向朋友, 親人傾吐或鼓勵參加輕鬆愉快的業餘活動, 將精神傾注於音樂或寄情於花卉之中, 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 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