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脫水的症狀
胃部是身體內一個直接與外界接觸的器官之一, 表面有粘膜覆蓋, 因個人體質不同, 在吃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時, 極易引發急性胃腸炎, 疼痛難忍, 對患者生活產生極大影響;急性胃腸炎以其突發性、症狀強烈而為人所知, 也屬於一種高發疾病, 下面小編來詳細解釋一下急性胃腸炎情況。
概述
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 臨床表現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 本病常見於夏秋季, 其發生多由於飲食不當, 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
病因
細菌和毒素的感染
常以沙門菌屬和嗜鹽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見, 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 病毒亦可見到。 常有集體發病或家庭多發的情況。 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魚;或吃了嗜鹽菌生長的蟹、螺等海產品及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飯等而誘發本病。
物理化學因素
進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藥物如水楊酸鹽類、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誤服強酸、強鹼及農藥等均可引起本病。
治療
一般治療
儘量臥床休息, 病情輕者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 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 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 鼓勵攝入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 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對症治療
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解痙藥:如顛茄, 1日3次。 止瀉藥:如思密達, 1日2~3次。
抗菌治療
抗生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 對於感染性腹瀉, 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