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大黃[圖]的功效與作用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 大黃[圖]也是其中的一種。 要想大黃[圖]能正確科學的發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 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和功效的。 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英文名】 RADIX ET RHIZOMA RHEI

【來源】 本品為蓼科植物 掌葉大黃 Rheum palmatum L。 、 唐古特大黃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 藥用大黃 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乾燥 根 及 根莖 。 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 除去細根, 刮去外皮, 切瓣或段, 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

【性狀】 本品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 長3~17cm, 直徑3~10cm。 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 有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異型維管束)散在,

殘留的外皮棕褐色, 多具繩孔及粗皺紋。 質堅實, 有的中心稍鬆軟, 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 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 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 具放射狀紋理, 形成層環明顯, 無星點。 氣清香, 味苦而微澀, 嚼之粘牙, 有砂粒感。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根木栓層及皮層大多已除去。 韌皮部篩管群明顯;薄壁組織發達。 形成層成環。 木質部射線較密, 寬2~4列細胞, 內含棕色物;導管非木化, 常1至數個相聚, 稀疏排列。 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並含多數澱粉粒。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炮製】 大黃 除去雜質, 洗淨, 潤透, 切厚片或塊, 晾乾。

【性味】 苦, 寒。

【歸經】 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能主治】 瀉熱通腸, 涼血解毒, 逐瘀通經。

用於實熱便秘, 積滯腹痛, 瀉痢不爽, 濕熱黃疸, 血熱吐衄, 目赤, 咽腫, 腸癰腹痛, 癰腫疔瘡, 瘀血經閉, 跌打損傷, 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 用於目赤咽腫, 齒齦腫痛。 熟大黃瀉下力緩, 瀉火解毒。 用於火毒瘡瘍。 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 用於血熱有瘀出血症。

【用法用量】 3~30g, 用於瀉下不宜久煎。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患處。

【注意】 孕婦慎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防蛀。

【製劑】 大黃流浸膏

【摘錄】 《中國藥典》

【出處】 《本經》

以上講述了大黃[圖]的一些食用方法等。 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 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 要結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