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補鈣切勿盲目 七個補鈣誤區加速鈣質流失

眾所周知補鈣對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 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 乏力, 抽筋等不良現象。 補鈣並不難, 但要避免補鈣的七個誤區, 才能讓你做到真正補鈣。 今天小編就帶你瞭解一下7個補鈣的誤區以及介紹補鈣的正確方法, 幫助你以後能夠正確的補鈣, 不要盲目的補鈣, 要科學健康的補鈣。 小編希望大家能夠慎重的科學的補鈣。

一、補鈣的七個誤區

1、以為水果代餐有利於骨骼健康

很多減肥女性認為, 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經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飯。 實際上, 水果是一種有益酸堿平衡的食品,

卻不是鈣的好來源, 而且嚴重缺乏蛋白質。

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鈣, 也需要膠原蛋白作為鈣沉積的骨架。 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 則蛋白質和鈣攝入量都嚴重不足, 只會促進骨質疏鬆的發生。

2、以為喝飲料與補鈣無關

飲料中大多含有磷酸鹽,

而磷酸鹽會嚴重地妨礙鈣的吸收, 促進鈣的流失。 可樂是其中害處最大者──因為其中含有磷酸。 把人的牙齒和骨頭泡在可樂當中, 它們就會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製糖也不利於鈣吸收。

所以, 凡是需要補鈣的人, 都要嚴格控制甜飲料的數量。 茶水含有豐富的鉀離子, 其中含磷量低, 還有促進骨骼牙齒堅固的氟元素, 因而喝茶對骨骼健康是有益無害的。

3、以為喝了骨頭湯就不會再缺鈣

骨頭裡面的鈣決不會輕易溶出來。 有實驗證明, 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後, 骨髓裡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 但湯裡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

要想用骨頭湯補鈣, 只有一個方法:加上半碗醋, 再慢慢地燉上一兩小時。 醋可以有效地幫助骨鈣溶出。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一定不要用高壓鍋, 最好用砂鍋來燉, 避免在骨頭湯中溶出過多的鋁。

4、以為喝牛奶對補鈣沒有幫助

雖然有人宣稱, 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質, 會讓體質偏酸而促進鈣的流失, 但這話並不完全正確。 實際上, 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3%而已,

水分含量卻高達87%。

每250克牛奶中含有250毫克以上的鈣, 有豐富的鉀和鎂, 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 牛奶與肉不同, 並非成酸性食品, 而是弱成鹼性食品。 所以, 牛奶並不會讓人體液偏酸, 也就不會促進鈣的流失。 綜合評價, 牛奶仍是最佳的補鈣食品。

5、用內酯豆腐來補鈣、相信豆漿是高鈣食品

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 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 凝固豆腐的時候還要加入含鈣的凝固劑, 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會有意識地多吃豆腐。

然而, 內酯豆腐卻不是鈣的好來源, 因為其中沒有添加含鈣凝固劑, 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的。 同時, 內酯豆腐水分太多, 蛋白質和鈣含量都很低。

除了內酯豆腐, “日本豆腐”也不可用於補鈣。

6、以為吃牛肉有利於骨骼

不少人認為歐美人骨骼強壯是因為愛吃牛肉。 事實上, 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 正是鈣缺乏相當嚴重的人。 這是因為牛肉本身含鈣量極低──所有的肉都是這樣。

同時, 肉裡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 主要是磷、硫和氯, 它們讓血液趨向酸性, 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 因而增加體內鈣元素的流失, 減少鈣的吸收。 所以, 缺鈣的中老年人應當適當控制肉類的攝入量, 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

7、以為吃蔬菜與骨骼健康無關

不少人偏愛動物食品, 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 他們以為蔬菜裡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與骨骼健康無關。 實際上, 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 可説明維持酸堿平衡, 減少鈣的流失, 本身還含有不少鈣。

綠葉蔬菜大多是鈣的中等來源, 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蘭、芹菜等, 都是不可忽視的補鈣蔬菜。

二、補鈣的方法

1、多食用鈣質含量高的食物

如:牛奶、優酪乳、乳酪、泥鰍、河蚌、螺、蝦米、小蝦皮、海帶、酥炸魚、牡蠣、花生、 芝麻醬、豆腐、松籽、甘藍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2、多做體育運動

運動可使肌肉互相牽拉,強烈的刺激骨骼,加強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減少鈣質丟失,推遲骨骼老化,同時有利於人體對飲食中鈣的吸收。

3、多曬太陽

紫外線能夠促進體內VD的合成利於鈣的吸收。但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

4、吃好早餐

5、對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壞草酸(草酸能影響鈣的吸收)

然後再烹調。如:甘藍菜、花椰菜、菠菜、莧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筍。

2、多做體育運動

運動可使肌肉互相牽拉,強烈的刺激骨骼,加強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減少鈣質丟失,推遲骨骼老化,同時有利於人體對飲食中鈣的吸收。

3、多曬太陽

紫外線能夠促進體內VD的合成利於鈣的吸收。但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

4、吃好早餐

5、對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壞草酸(草酸能影響鈣的吸收)

然後再烹調。如:甘藍菜、花椰菜、菠菜、莧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