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預防,學會坐很重要
在我們周圍, 不少人被頸椎病困擾。 中醫師說, 頸椎病的患者常常會覺得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手臂麻木、握力減弱, 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 有的時候也會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等症狀。
為什麼會患上頸椎病?中醫介紹,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久坐, 尤其是不正確的坐姿, 比如彎腰駝背、身體前傾等, 這樣的坐姿會使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 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 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 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 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 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 更進一步導致損傷, 易於發生頸椎病。
因此,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坐姿正確。 一般來說, 在坐姿方面記住三點即可很大程度上避免頸椎出問題——
挺胸、放鬆肩頸: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
胸部挺直,
頭部略微前傾, 眼和桌面保持33釐米左右的距離。
1小時應活動頸部:
伏案工作的人, 應在工作1小時左右, 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後左右轉動數次, 轉動時應輕柔、緩慢, 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範圍為准。 使得頸椎關節疲勞得到緩解。
抬頭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低頭看物者, 既影響頸椎, 又易引起視力疲勞, 甚至誘發屈光不正。 因此, 每當伏案過久後, 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 既可消除疲勞感, 又有利於頸椎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