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海鮮輕微中毒的表現

大家都知道, 海鮮雖然是一種高營養的食物, 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 也要注意很多的問題。 尤其是對海鮮過敏的朋友來說, 是不可以吃海鮮的。 而且如果我們在烹飪海鮮的時候, 沒有清理乾淨的話, 那麼是容易出現海鮮後中毒情況的。 大家知道海鮮輕微中毒的表現是什麼嗎?

海鮮是一種高蛋白質也是高嘌呤食物, 如果確定患有高尿酸血症或者通風病史的患者, 過量的食用蝦蟹這樣, 容易加重或誘發痛風的發生。 這類市民往往在病情未發作前, 和平常人並無兩樣, 但一旦發作起來, 嚴重時連基本的行動能力都無法正常進行, 需要家人攙扶方能行動。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 我們來一起說說吃完海鮮頭暈怎麼回事?。

吃完海鮮頭暈怎麼回事?

第一:吃海鮮、水產易引發的疾病, 除了痛風外, 還易誘發過敏體質的人皮膚過敏。 海鮮對於有皮膚病、瘡瘍患者也不宜食用。

過敏體質的人食用後, 容易出現全身性瘙癢, 出現風團樣的疙瘩, 然後就是奇癢不已等過敏表現。 由於患者在個人體質上往往存在差異, 病情也有輕重緩急, 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後, 最好的建議還是前往專科醫院進行治療, 不要盲目地自行用藥。

吃完海鮮頭暈怎麼回事?

第二:隨著近年來海水污染越來越嚴重, 海鮮的含汞量也越來越高, 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食用海鮮達每週四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 就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 因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少吃海鮮, 最好不要吃金槍魚、劍魚等汞含量高的海魚。

吃完海鮮頭暈怎麼回事?

第三:入秋後是中醫界定的脾胃疾病高發時節, 這和進食海鮮確實有一定的關係, 因此, 在入秋後, 脾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健脾。 脾胃不好就是消化功能比較差, 體質偏虛寒。 而海鮮性平, 多偏涼, 含蛋白質高, 如果脾胃不好的人大量吃海鮮就可能消化不好、腹瀉等。

吃完海鮮頭暈怎麼回事?

注意事項

那就需要健脾, “按中醫理論來講, 諸如高尿酸血症、脾胃不適往往屬於濕熱留置體內引發的病變, 在飲食保健方面, 應該多吃祛濕熱的東西, 比如祛濕茶, 比如薏米、土茯苓、茯苓、木棉花、茵陳等一類的湯水”。 脾胃功能調理好後, 消化功能增強, 吃海鮮就不用太多顧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