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帶飯族怎麼帶飯更健康

隔夜菜致癌?如何“帶飯”更健康

現在百物騰貴, 不少白領麗人都會自帶中午飯。 冰箱和微波爐也成為了辦公室的“標配”電器。 但是, 一條“白領‘帶飯’會增加胃癌風險”的微博近日被廣泛傳播, 一時間紛紛對“帶飯”安全表示擔憂。 專家表示, 目前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隔夜飯會提高患癌症的風險, 但“帶飯”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解惑

問題一 常吃隔夜飯會不會致癌?

頭一天把飯菜做好, 第二天帶到辦公室中午“叮”熱來吃是不少女白領每天必做的事情。 不少女士認為, 自己做的飯菜乾淨衛生, 營養也能自己掌握,

而且比在外面吃午飯更省錢。 但是, 如果“帶飯”不注意, 也會影響健康。

從流行病學角度考慮, 目前的文獻資料和科學研究缺乏這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 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說明“帶飯族”吃隔夜飯會提高致癌風險。 癌症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與生活習慣、飲食種類、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等相關, 單個危險因素不足以誘發癌變。

但是, 儘管‘隔夜飯’與癌症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 但這一飲食方式, 容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質的攝入增加。 從營養學角度看, ‘隔夜飯’確實可能會增加食物的腐敗變質及亞硝酸鹽的產生, 這無疑會增加患腫瘤的風險。

問題二 常用微波爐會不會影響健康?

白領“帶飯族”通常是用微波爐加熱飯菜,

長時間使用微波爐烹調會不會影響健康?鄒宇華教授表示, “微波爐是利用微波可以穿透食物, 並使之加熱的原理設計的, 那麼微波如果洩漏同樣對人體也有危害。 不過微波爐的使用有明確的國家安全標準, 現在關於微波爐洩漏量的國內外限制都是每平方釐米不超過5毫瓦, 而根據國內近年檢測, 一般國產微波爐輻射量在1毫瓦、0.5毫瓦以下。 微波爐洩漏量本來就不多, 在空氣中衰減得很快, 在使用過程中不要守在微波爐前, 而應該保持一定距離, 就基本可以避免受到微波輻射的傷害”。

另外, 常有人為了省事直接將塑膠袋裝著的食品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微波爐的高溫會是塑膠袋產生有毒物質,

這些物質進入食物就會影響健康。 因此一定要選擇適合的容器, 比如瓷器、玻璃製品以及微波適用的塑膠盒或紙袋。

建議

“帶飯族”要用茄類薯類代替葉菜

能吃現炒現做的午餐當然是最健康的, 但白領們受到工作的限制, 不得不選擇“帶飯”的時候, 還是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帶飯”習慣, 減少隔夜飯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主食米飯最適合, 素菜首選番薯類, 葷菜首擇雞牛肉, 不選海鮮蔬菜類。 加熱後的米飯基本上能保持原有的口感和營養成分, 饅頭、包子類很容易變幹, 不宜微波爐加熱, 麵條久放也容易變糊。 因此, 米飯是帶飯族最適合的選擇。

葷菜儘量選擇含脂肪少的, 如可選牛肉、雞肉等。 而魚類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

會損傷肝、腎功能, 也不宜作為帶飯的食物。 素菜方面, 因葉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被剔除出“帶飯族”的飯盒外。 但素菜總是要吃的, 因此像番茄、茄子等茄類蔬菜, 以及蓮藕、紅蘿蔔等莖類蔬菜, 又如像土豆、山藥等薯類含亞硝酸鹽較少, 就成為“帶飯族”的健康之選。

做好的飯菜不要隨意攪動、掀蓋

除了食物的種類以外, 如何貯藏將要帶去辦公室的食品也是健康的關鍵, 因為帶隔夜飯更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的問題。 鄒宇華教授指出, 食物在儲存前, 要將湯澄淨, 將食物充分晾涼之後, 放在4℃冰箱中保存。 不要輕易地用吃過的筷子攪動食物, 也不用經常掀開蓋子, 否則會容易把細菌帶進食物。 裝食物的器具儘量選擇陶瓷玻璃類的,

因為食物長時間盛放在鐵或鋁制器皿內, 容易發生化學反應。

同時, 飯菜最好早上現煮, 剩飯的保存時間儘量縮短在5至6小時內。 剩米飯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但大多剩飯看上去沒有異樣, 讓人大意, 所以要徹底加熱後食用。

合理膳食才是白領防癌的良方

“長期進食高鹽、薰制品、鹽醃食品, 進食快、愛吃熱燙食物以及飲食不規律, 都與誘發胃癌、直腸癌、結腸癌、乳腺癌等有一定關係。 ”鄒宇華教授指出, “現在人們的膳食結構不合理, 動物性食物及脂肪攝入過高, 而穀類食物攝入偏低並過於精細, 這些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 ”

新鮮蔬菜和瓜果, 能夠增加維生素A和C的攝入量, 肉、魚、蛋、牛奶和各種大豆製品有利於增加膳食中蛋白質的成份,

澱粉類食物則是食譜中應該相對減少的。 少吃或不吃薰制、醃制、油炸和泡制的食物, 提倡低鹽飲食, 少吃鹽及鹽漬食品。 此外, 還應該按時進餐, 不暴飲暴食, 避免食用過硬、過粗和過燙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