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濃硫酸和稀硫酸的區別

濃硫酸和稀硫酸都是比較常見的硫酸, 他們最大的區別就當然就是濃度不同了, 在平時生活當中要想區分濃硫酸和稀硫酸, 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 物理方法最明顯的就是稱重, 因為濃硫酸和稀硫酸的濃度差異大, 相同體積之下中的就是濃硫酸, 另外還有粘度法, 沸點法等。

濃硫酸和稀硫酸的區別

物理方法

1.稱重法:濃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mL), 相同體積, 重的是濃硫酸。

2.粘度法:濃硫酸是粘稠的液體, 而稀硫酸則接近于水的粘度, 所以將試劑瓶拿起搖動幾下

3.沸點法:硫酸是高沸點的酸, 98%的濃硫酸沸點為338℃, 故可取少許於試管中加熱, 先沸騰且有大量水蒸氣產生的為稀硫酸

4.稀釋法:濃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故可在小燒杯中加20mL水, 沿燒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將水加到酸中), 並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 溶解時放出大量熱的是濃硫酸

5.露置法: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露置一段時間後, 品質增加的是濃硫酸。

6.電導法:取兩個碳棒作電極, 插入酸中, 電路中串聯上小燈泡, 用兩節乾電池構成閉合回路, 小燈泡發光且較亮的是稀硫酸, 因為濃硫酸中水較少, 絕大部分硫酸分子沒有電離,

故自由移動的離子很少, 導電性較差。

化學方法

1.鐵鋁法:分別取少許於試管中, 加入鐵絲或鋁片, 無現象的是濃硫酸, 有氣泡出現的是稀硫酸。 因為濃硫酸在常溫時可使鐵、鋁等金屬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種緻密的氧化膜而發生“鈍化”。

2.銅碳硫法:分別取兩支試管, 加入銅片或木炭後, 再分別加入酸, 然後加熱, 能夠產生刺激性氣體的是濃硫酸。

3.膽礬法:分別取兩支試管, 加入膽礬少許, 再分別加入酸, 晶體溶解溶液變藍色的是稀硫酸, 晶體表面變白色的是濃硫酸。

4.纖維素法:分別用玻璃棒醮取兩種酸在紙或木材或棉布上畫痕, 表面脫水炭化的是濃硫酸。

5.蔗糖法:在小燒杯中加入約10g蔗糖, 滴入1mL水後, 再加入酸, 能使蔗糖脫水炭化產生“黑麵包”的是濃硫酸。

6.食鹽(硝酸鈉)法:在試管中加入少許食鹽, 然後分別加入酸, 產生刺激性氣體的是濃硫酸, 食鹽溶解無刺激性氣體產生的是稀硫酸。

7. 鎂鋅法:稀硫酸與鎂鋅等反應產生無色無味的氫氣, 濃硫酸與鎂鋅等反應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

8. 試紙法:滴在紫色石蕊試紙上, 稀硫酸的變紅, 濃硫酸的碳化變黑。

不管鑒別幾種什麼物質, 只有找出這些物質在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上的差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