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立冬時節如何進補巧養生

核心提示:11月8日立冬開始, 全國範圍內出現了降溫天氣, 大家也開始對冬天如何養生保健進行了關注。

一、寒風乍起話立冬

農曆十月, 作為時氣點的立冬, 就在這個月份。 它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 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立冬”今年的11月8日不知不覺的到來了,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我國幅員廣大, 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 各地的冬季並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 漢魏時期, 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

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恤, 請死者保護生靈, 鼓勵民眾抵禦外故或餓寇的掠奪與侵襲, 在民間有祭祖、飲宴、蔔歲等習俗, 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 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 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酮勞。

二、“補冬”知多少

“立冬”日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稱“補冬”。 佘族登山、巡田, 到神廟蔔歲稱為“探寶。 1937年全國人民奮起抗日。 在寒風乍起的日子, 霞浦城關轟轟烈烈開展募寒衣活動, 歌唱著《流亡三部曲》、《東寒衣曲》, 那悲壯的蒼涼的歌聲, 牽動著幹萬人的心, 沿街民眾無不涕淚縱橫, 紛紛捐物、捐款。 寒衣節裡的壯舉, 己時過70多年了, 霞浦人民那豪情滿懷的熱烈場面, 至今仍歷歷在目。

對“立冬”的理解, 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 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 是建立、開始的意思。 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 終也, 萬物收藏也”, 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 收藏入庫, 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看來, 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 完整地說, 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 萬物收藏, 歸避寒冷的意思。

現在, 我國大部分地區, 氣溫逐漸變得涼爽宜人。 空氣溫度降低, 人的食欲逐漸增強, 消化力也提高, 正是彌補由於夏天氣溫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好季節。 同時這個時候又是收穫的季節, 各種動物肉肥味美, 蔬菜瓜果種類齊全, 數量又多,

是安排飲食的最好季節。 不過, 如果安排不當, 也容易由於營養過剩或是食性不當而傷身, 那麼立冬的飲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吧:

三、立冬三注意:

1、防止熱能過剩——一般人到了立冬時節, 由於氣候漸冷, 我們為了維持體溫, 往往要進食過多來增加能量。 然而攝入熱量過剩, 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 使人發胖, 這樣不好。 在秋季飲食中, 要注意適量, 而不能放縱食欲, 大吃大喝。

2、巧防冬燥——一到初冬季, 氣候就變得晴朗乾燥, 因此主張應當潤燥。 怎樣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 如尖辣椒、胡椒等等, 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 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

3、飲食禁忌——此時節,

應該特別注意, 飲食一定要吃溫熱的食物, 開始減少一下涼拌菜等類似的食物, 要保證飲食多樣化, 多吃溫熱食物, 以保障胃腸功能的正常代謝, 避免腹瀉等症狀的發生。

核心提示:11月8日立冬開始, 全國範圍內出現了降溫天氣, 大家也開始對冬天如何養生保健進行了關注。

四、立冬養生有絕招

入冬以後, 冬季養生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 這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 因為進入冬季後, 人體新陳代謝減慢, 消耗相對減少。 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 從而扶正固本, 增強抵抗力。

1、進補以食補為上——《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 而北方冬季氣候乾燥, 常有大風天氣, 因此, 滋益陰精是冬季養生的重要內容,

最好能多吃白菜、銀耳、木耳、枸杞、梨、獼猴桃等補益陰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 平時還要注意多喝水, 以免上火。 飲食要以溫熱為主, 如食用糯米、羊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等, 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 可多吃些堅果類食物, 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 煮粥熬湯可以加一些沙參、黃芪、麥冬, 但量不需要很多, 因為畢竟是食補而非藥補。

2、推薦美食——菜品可首選羊肉燉蘿蔔。 它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其次是炒雙菇(香菇和平菇), 它能補益腸胃, 化痰散寒, 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3、早晚填衣放流感——冬天的風常為北風, 同時, “寒”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特點。

中醫認為, 寒為六淫邪之一, 故冬天應保暖避寒, 老人尤其要暖好背。 人起居宜早睡晚起, 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 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起床活動, 且不要做劇烈運動。 臥室內要適當通風, 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小貼士:冬季的傳統養生方法還有很多, 比如叩齒、幹洗澡、揉腹、艾灸等。 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 對身體很有益處。 尤其是艾灸, 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裡、中脘、關元、氣海, 還可以在肚臍裡放些鹽, 艾灸肚臍, 那裡是神闕穴, 這個穴位對補益元氣十分重要。

(責任編輯:徐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