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五種蔬菜烹調不當易中毒

1、油豆角(也叫梅豆角或扁豆角) 中毒表現:一般在吃了沒有炒熟、煮透的梅豆角半小時至3小時, 最長可達十幾個小時內發生中毒。 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或胃部燒灼感, 腹脹、噁心嘔吐。

正確烹調處理方法: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在加熱100℃, 經15分鐘以上加熱可破壞毒性, 所以烹調加工豆角必須煮熟、炒透。 建議採取燉煮的方法, 如果炒食必須先用開水充分加熱。 炒時不能急火快炒, 千萬不能貪圖脆嫩和節省時間。

2、黃花菜(也稱金針菜) 中毒表現:食用鮮黃花菜後12至30分鐘, 長者4至8小時可發病, 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

中毒嚴重會導致死亡。

正確的烹調加工方法:鮮黃花菜的烹調去毒過程比較複雜, 所以衛生部門建議食用幹黃花菜, 不要食用鮮黃花菜。 如果在加工鮮黃花菜時要注意不能直接炒, 必須在開水中煮透, 煮軟後擠出水分, 然後再用清水漂洗幾次炒食。

3、發芽的馬鈴薯和青色番茄 中毒表現:食後會發生頭暈、嘔吐、流涎、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

正確處理方法:發芽的馬鈴薯、青色番茄堅決不能食用。

4、野蘑菇 中毒表現:有毒蘑菇毒素會破壞人的神經系統, 讓中毒者產生幻覺, 有的毒素危害人的肝臟、腎臟, 致人發燒、腹瀉等症狀。

正確處理方法:野蘑菇堅決不能食用, 如果喜歡吃蘑菇可在市場上購買種植的菌菇, 這樣更安全可靠。

5、蠶豆病 有少數人, 在吃了蠶豆以後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 叫做蠶豆病。 本病與遺傳有關, 90%為男性, 多見於兒童, 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 起病急, 常在吃蠶豆後幾小時至幾天內突然發病, 表現為頭昏、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腹瀉、發熱、黃疸及貧血等症狀。 嚴重者可有昏迷、抽搐、血紅蛋白尿, 甚至休克, 偶然可以致死。 症狀輕重與食蠶豆的多少無關, 有時吃1、2粒也發病;有的吸入或接觸蠶豆花粉即可發病。

蠶豆病可用大劑量維生素B、C和補液等治療。 必要時需輸血及應用腎上皮質激素(如氫化考的松、地塞米松)。 蠶豆病重在預防。 本人或家族中有蠶豆病史者, 應禁食蠶豆, 並避免接觸蠶豆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