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白芍平肝養血 神醫華佗親驗

芍藥花朵碩大,富麗堂皇,可和牡丹花媲美。 在《群芳譜》中, 有牡丹為花王, 芍藥為花相之稱。 芍藥在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較牡丹更為悠久。 有人讚美芍藥花“那如新安紅芍藥, 透日千層紅閃爍, 碧雲透出紫琉璃, 風動霓裳凝綽約, 我聞種花如種玉, 盡日陰睛看不足。 ”芍藥花美不可言, 芍藥的肉質塊根就是現在常用的中藥材——白芍。 白芍味酸苦, 性微寒, 有養血榮筋、緩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 為陰血不足、肝陽上亢患者所常用, 尤為婦科常用藥。 正如《日華子本草》雲:“主女人一切病, 並產前後諸疾。 ”臨床上常與熟地、當歸配伍, 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婦女月經不調、經期腹痛等;與甘草同用, 對脅、胃脘、腹、頭、四肢肌肉等部位拘急疼痛有效,用量一般為5~12g。 養陰、補血、柔肝時, 用生白芍;和中緩急用酒炒白芍;安脾止瀉用土炒白芍。 若說白芍的由來, 還有一段傳說。

東漢神醫華佗為研究中草藥方便, 在其宅前建了個藥園, 他種藥草、建藥房, 向人們傳授技藝。 有一天, 一位外地人送給他一棵芍藥, 他就把它種在屋前。 他仔細研究了芍藥的葉、莖、花之後, 覺得沒有什麼可做藥用。 某天, 華佗在燈下看書至深夜, 忽然屋外傳來女子的啼哭聲,

他抬頭向窗外望去, 只見朦朧月色中有一位美貌女子, 掩面啼哭。 華佗頗感納悶, 推門而出, 卻不見其人, 只見那女子站的地方是棵芍藥。 華佗心中一驚, 難道它就是剛才的那個女子?他看了看芍藥花, 搖了搖頭, 自言自語道:“你自己全身上下無奇特之處, 怎能讓你入藥?”轉身回屋讀書去了。 誰知剛剛坐下, 啼哭聲又飄然而至, 再去看時, 還是那棵芍藥。 反復幾次, 皆是如此。 華佗覺得蹊蹺, 喊醒睡熟的妻子, 一五一十地將剛發生的事說於她。 妻子說:“藥園裡的一草一木, 到你手裡都成了良藥, 被你用來救活了無數病人, 獨有這株芍藥被冷落一旁。 想來你是沒有弄清它的用處, 它感到委屈了吧。 ”華佗聽罷說道:“我嘗盡了百草,
藥性無不辨得清楚, 該用什麼就用什麼, 沒有錯過分毫, 對這芍藥, 我也多次品嘗過, 確實不能入藥, 怎麼說是委屈了它呢?”事隔幾日, 華夫人血崩腹痛, 用什麼藥也不見好轉, 她便瞞著丈夫, 挖起芍藥根煎水喝了。 不過半日, 腹痛漸止, 又服了二日, 其病全無。 她把此事告訴了丈夫, 華佗才意識到自己忘記了研究它的根, 著實委屈了芍藥。 後來華佗對芍藥的肉質塊根(白芍)做了細緻的試驗, 發現它生品長於平肝, 麩制長於養血、斂陰, 酒制長於活血, 碳制長於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