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國醫節”何時能扶正?

中醫的未來在何處?中醫大師紛紛表示, 中醫絕不會被西醫取代, 因為中醫取法自然, 能治療西醫治不了的病。
三重困擾讓年輕人不學中醫,

改學西醫
昨日為了迎接“國醫節”, 瀋陽市中醫院在全市範圍內義診。 當記者問市民是否聽說過”國醫節“時, 多數人表示, ”以前從來沒聽過。
瀋陽市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姚嵐給出一組資料, 清末民初我國有中醫約80萬人, 新中國成立初有中醫近50萬人, 而近些年中醫僅有27萬餘人。 西醫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近9萬人, 近年已超過150萬人。 現在全國醫務工作者520萬人, 中醫藥方面約50萬, 不到總數的1/10。
多位中醫指出, 困擾中醫發展三大問題:盈利較低, 人才成長週期長, 被當作西醫的附屬。
“因為掙不到錢, 近幾年中醫人才嚴重流失。 ”一位中醫師舉例:中醫針灸不管1針還是10針, 收費就是幾十元, 一天最多十幾個病人。 因為這樣, 除中醫院外,
一些大醫院不願意擴大針灸科室規模, 不少醫生轉行。 此外, 中醫學習、研究過程漫長, 年輕中醫師不受重視也讓年輕人選擇西醫。
中醫大師治癒多位癌症病人
針對中醫的這些困惑, 中醫大師李玉琦表示:”中醫絕不會被西醫取代, 也絕對不是附屬, 因為中醫取法自然, 能治療西醫治不了的病!“
李老舉了多個自己治療的病例:“5年前, 一位被確診為賁門癌的患者, 被西醫宣佈‘死刑’, 他找到我, 我給他開了一服含有苦參、槐花、茯苓等13味中藥的藥方, 他現在身體狀況良好。 12年前一個得乳腺癌的女士找我, 西醫說她最多能活8個月, 我讓她在煎藥前買一條鯽魚, 取出內臟, 用清水泡過兩次後, 用水煮, 煮開後舀出沫子, 晾涼後用於煎藥,
她現在已經活到今天。 “
李老說:“說這些是希望大家明白中醫不是原始的, 它是現代的。 不過, 一些人打著祖傳秘方的招牌, 吹噓自己, 損害了中醫的名聲。

國外中醫大都過得不錯, 看病得預約
”我帶過很多學生, 成績最優異的基本留校了, 稍差的很多都去了國外, 但他們的發展卻很好。 歐洲很多綜合醫院, 看中醫的費用是西醫費用的幾倍。 “李玉琦說, ”我帶過的一個博士去了美國, 開中醫診所, 來看病的人得提前幾個月預約。 “
相比中醫, 西醫為什麼容易被接受?李玉琦認為, 西醫研究的病症, 是看得見摸得著, 有資料的, 而中醫講究的病是較為模糊的。 確切的東西容易被接受, 傳播性也更強。
”一個人, 一個民族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

“李老表示, 中醫就是我國醫學的根本。
關於國醫節

“國醫節”源於上海。 在1929年, 國民黨政府衛生機構的主管俞雲岫要求取消”舊醫藥“, 遭到中醫藥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和抗爭。
為紀念此次抗爭的日子, 為了保護和弘揚中醫藥學, 上海醫學界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