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9大預防
從初秋到深秋, 人們應該如何度過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關照和防範的地方?醫生的忠告是不能當作耳旁風的, 尤其對於那些體弱多病的人。
■秋季養陰防濫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 但進補不可亂補, 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 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 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 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 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 忌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
■“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過後, 氣候逐漸變涼, 一早一晚更添寒意, 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 就容易受涼, 輕則易患感冒, 重則易染肺疾。 因秋氣主燥, 燥易傷肺。 如因著涼而使免疫力下降, 無力抵禦外邪, 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 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 若風邪侵犯經絡筋骨, 使筋絡阻痹, 可出現四肢痹症。
■慎食秋瓜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 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 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 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
■秋季鍛煉有“三防”
秋令時節堅持鍛煉, 不僅可以調養肺氣, 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 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部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然而, 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 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必須注意三防:一防受涼感冒, 秋日清晨氣溫低,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 鍛煉時應待身體發熱後, 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後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 以防身體著涼;二防運動損傷, 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秋凍”有益防過度
天氣漸涼時加強防寒鍛煉, 可使人體的抗禦機能得到鍛煉, 從而激發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 有利於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對於秋凍的理解, 不應只局限於未寒不忙添衣, 還應從廣義上去理解, 諸如運動鍛煉,
■拒絕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氣炎熱, 能量消耗較大, 人們普遍食欲不振, 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所致。 到了秋天, 天氣轉涼, 人們的味覺增強, 食欲大振, 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 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 再加上氣候宜人, 使人睡眠充足, 汗液減少。 另外, 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 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 因此, 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 在秋季, 人們稍不小心, 體重就會增加, 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 所以,
■晚秋初冬防“心梗”
晚秋季節, 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明顯提高, 高血壓病人秋冬之交血壓往往要較夏季的血壓增高20毫米汞柱, 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迴圈的障礙。 此時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 既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也可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還應防止進食過飽, 晚餐以八分飽為宜, 晨起喝杯白開水, 以沖淡血液;日間多喝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