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黃的偏方
胎黃以嬰兒出生后皮膚面目出現黃疽為特征。 因與胎稟因素有關, 故稱“胎黃”或“胎疽”。 胎黃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兩類。 生理性胎黃大多在生后2-3天出現, 4-6天達高峰, 7—10天消退, 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 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 一般無其他臨床癥狀。 若生后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疽, 3周后仍不消退, 甚或持續加深, 或消退后復現, 均為病理性黃疸。 那么治療胎黃的偏方有哪些呢?
偏方一
番茄、黃瓜、檸檬、鮮玫瑰花瓣各適量, 洗凈后合在一起榨壓取汁, 再加入蜂蜜, 不拘時間隨時飲用。 番茄、黃瓜富含維生素C和谷胱甘肽(有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組成的一種肽, 對活化人體的某些生物酶和對生物學上的氧化還原過程起著重要作用), 檸檬富含檸檬酸, 常飲此汁可促進皮膚代謝, 消除色素沉著, 使肌膚變得細膩白嫩。 此方對代謝功能紊亂引起的面色暗黃較為有效。
偏方二
人參10克洗凈, 銀耳25克泡發后擇洗好, 雞蛋1個煮熟去皮, 三味一同放入水中以文火熬煮2小時, 涼后調入蜂蜜食用。 人參、銀耳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C和皂苷類等營養成份, 經常食用可促進皮下毛細血管暢通, 抑制色素沉著, 使面色變得白嫩紅潤。 此方對機能性失調引起的面色暗黃較為適用。
偏方三
人參10克煎水, 山藥50克去皮切塊, 紅棗10枚洗凈, 豬瘦肉50克切成末, 小米100克淘凈, 一同入鍋熬煮成粥, 日服一劑。 此方具有益氣養血、悅色豐肌之功效, 適用于脾弱血虛、元氣不足引起的面色暗黃。
偏方四
酸棗仁30克, 桂圓肉15克, 紅糖10克, 粳米100克。 前兩味洗凈, 切成小粒, 一同入鍋, 加粳米(淘洗干凈)和1000克清水熬煮成粥, 出鍋前調入紅糖, 早晚食用。
注意觀察胎黃患兒的全身證候,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惕不安、兩目直視、四肢強直或抽搐, 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