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芺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 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 比如苦芺, 下面我們就來對苦芺的相關資訊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英文名】 Herb of Linearleaf Thitle
【別名】 鉤芺、苦板、苦菜、敗醬、敗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蒙山萵苣的全草。
【原形態】 蒙山萵苣 多年生草本, 高30-100cm。 莖分枝。 葉互生;下部葉長圓形, 灰綠色, 基部收窄, 半抱莖, 羽狀或倒向羽狀深裂或淺裂, 質厚, 稍肉質;莖中部葉與下部葉同形, 但披針形或狹披針形, 不分裂, 全緣;上部葉全緣, 抱莖;有時全部葉全緣而不分裂。 頭狀花序多數, 有20個小花, 在莖枝頂端排成開展圓錐狀花序;舌狀花紫色或淡紫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粘土或砂質土壤上, 常風于河邊、湖邊。
【化學成份】 開花的地上部分含山萵苣苦素(lactupicrin), 山萵苣素(lactucin), α-香樹脂醇(α-amyrin)[1]。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暑熱煩悶;津瘡;丹毒;癰腫;痔瘡;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5-30g;或生嚼。 外用:適量, 搗敷;或燒灰敷;或煎湯洗。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面目通身漆瘡。
【摘錄】 《中華本草》
知道了苦芺的功效和作用等, 對於廣大朋友而言, 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 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 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 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