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抗原抗體反應是怎麼回事

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知道抗原抗體反應是怎麼回事, 但這些對於學生物或是醫學的人來說是非常的熟悉的。 抗原存在於人體細胞之間, 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的, 負責調節著人體的免疫功能, 主要特性有三點:特異性、比例性、可逆性, 下面小編就來詳細講解下抗原抗體反應是怎麼回事。

抗原抗體反應是指抗原與相應抗體之間所發生的特異性結合反應。 這種反應既可在機體內進行, 也可以在機體外進行。 抗原抗體反應的過程是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和物理變化, 包括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和非特異性促凝聚兩個階段, 以及由親水膠體轉為疏水膠體的變化。

反應原理

抗體能特異性地識別相應的抗原, 並與之結合。 這種結合在體外也能發生, 這種 抗原抗體反應模式圖特性就是許多免疫檢測方法的基礎。 抗原與抗體相互作用是非共價的, 可逆的, 其特性符合許多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 但因為抗體分子的結構特點, 以及抗原分子結構的多樣性, 使抗原抗體結合反應表現出複雜性。

應用

免疫動物

(1)抗原:免疫動物是製備抗血清的第—步。 免疫所用的抗原可用病毒、細菌或者其他蛋白質抗原, 如果使用半抗原如小分子激素等, 必須與大分子載體連接。 抗原的用量視抗原種類及動物而異, —次注射小鼠可以少至幾個微克, 免、羊甚至更大的動物每次注射的量就相應增加, 從幾百μg/次至幾mg/次。

〔2)佐劑及乳化:佐劑可以幫助抗原在注射部位緩慢釋放,

以增加免疫刺激的效果。 佐劑有完全和不完全佐劑之分。 完全佐劑加有滅活的分枝桿菌(如卡介苗)或棒狀桿菌。 福氏佐劑可從試劑公司購買, 也可用羊毛脂和石蠟油按1:2—4混合自行製備。 佐劑與抗原按1:1的比例混合乳化為均勻的乳液, 放置後不會發生油水分離。

(3)免疫動物:常用於製備抗血清的動物如豚鼠、家兔、小鼠、大鼠等, 如果大量生產可用動物羊、馬等, 動物接受免疫的乳液量小鼠為1.0—2.0 mL, 家兔為2—4mL。 抗原免疫動物的途徑取決於動物種類、抗原特性和是否使用佐劑。 腹腔注射(i.p), 肌肉注射(i.m), 皮內注射(i.d.)和皮下注射(s.c.)適合於任何抗原, 這些途徑主要刺激局部淋巴結髮生免疫應答, 初次免疫和免疫加強注射均可使用。 靜脈注射(i.v.)則只適合於可溶性抗原及分散的單細胞懸液,

且不能使用佐劑, 其誘發的免疫應答主要發生在脾臟。 此外, 在單克隆抗體製備時, 亦可用脾臟直接注射或體外免疫方法, 尤其對微量抗原比較實用。 體外免疫方法也常用于人源單克隆抗體的製備。 體外免疫時將脾細胞或外周血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 T細胞及抗原遞呈細胞)與抗原一起作體外培養, 然後再與骨髓瘤細胞融合。 初次免疫後要經過2—3次以上的免疫加強以保證能形成較高水準的IgG抗體。 兩次免疫注射之間的時間間隔, 一般3—4周比較適合大部分動物, 小動物可間隔10—14d, 大動物則在2月左右。 在免疫加強最後一次注射後的一周內採集抗血清, 可獲得高水準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