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腳踝扭傷如何消腫

腳踝扭傷是很多情況下難免出現的一種狀況, 一般來講, 腳踝扭傷之后腳踝處會出現紅腫且疼痛的癥狀, 面對紅腫的腳踝, 很多人都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 但是對于腳踝扭傷這種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癥狀, 對其出現后的一些應對措施是十分有必要被大家所掌握的。 因此, 本文就腳踝扭傷如何消腫的方法做了如下講述。

很多人在腳踝扭傷的第一時間會對疼痛部位進行揉搓來減輕痛感的措施, 其實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 更有甚者還會采用熱敷的方法對其鎮痛, 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那么, 腳踝扭傷究竟該如何消腫呢?

踝關節外側的忍埒拉傷, 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忍埒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忍埒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忍埒拉傷是由于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 造成關節周圍的忍埒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

這稱作關節忍埒扭傷。 關節忍埒扭傷后, 局部腫脹、疼疼、壓疼, 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 早期正確處理關節忍埒扭傷非常重要。 因為忍埒組織不易再生恢復, 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 可能遺留功能障礙, 且以后易再次扭傷。

忍埒損傷常見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疼、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 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 損傷筋肌骨骼, 導致經絡阻礙, 氣血凝滯。 損傷后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太通,氣血阻滯.

足踝扭傷后如何呢?常見一些人先是使勁揉搓腫起來的地方, 把淤積起來的血揉開搓散;接著是用熱毛巾敷, 以活血消腫;最后強忍著疼疼走路、活動。 但是, 實踐證明這樣做是不妥當的, 因為, 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后,

會形成血腫, 一般要經過24小時前后才能恢復, 停止出血。

如果扭傷后立即使勁揉搓、熱敷、強迫活動, 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 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 形成更大的血腫。

足踝扭傷之后正確的自我醫護是怎么樣的呢?

第一 :要分辨傷勢的輕重。 一般來講, 如果我活動足踝時雖然疼疼, 但并不劇烈, 大多是軟組織損傷, 可以不可以我醫治。 如果我活動足踝時有劇疼, 不可以站立和挪步, 疼在骨頭上, 扭傷時有聲響, 傷后迅速腫脹等, 是骨折的表現, 應馬上到醫院診治。

第二 :要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 熱敷和冷敷均物理療法, 作用卻截然不同。 血遇熱而活, 遇寒則凝, 所以在受傷早期宜冷敷,

以減少局部血腫;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熱敷, 可加速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一般而言, 受傷24小時后始用熱敷。

第三:?藥物治療。 傷處可敷消腫散, 其配方是7淺=蓉葉30克, 赤小豆10克, 芒硝粉3克, 研成細末, 加蜜或白酒調成糊狀, 敷在患處, 2-3天換1次。 還可內服跌打傷藥。

第四:局部按摩。 敷藥前可按揉傷足, 用雙手拇指輕輕揉動傷處, 揉動酚行是從足至小腿, 這樣既能止疼又能消腫。

看了本文為大家介紹的在腳踝扭傷后應該如何對其進行消腫操作的介紹, 相信大家在日后腳踝扭傷的處理過程中不會再出現一些錯誤的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情況的出現, 對于像腳踝扭傷消腫此類的小知識, 希望大家能夠銘記于心, 以解燃眉之急。